为什么东方红一号至今都没有坠入大气层?很简单,因为当初把东方红一号发射出去的时候

往事趣谈纪录 2025-09-25 17:19:05

为什么东方红一号至今都没有坠入大气层?很简单,因为当初把东方红一号发射出去的时候,就没想过让它回来。 提起 “东方红一号”,估计咱们老一辈人都有印象,毕竟它是咱们国家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 年 4 月 24 日那天成功飞天的消息,当年可是传遍了大街小巷。 掐指一算,从发射那天到现在,这颗卫星已经在太空里待了整整 55 年,如今它还在正常运转吗?答案其实早就有了,2020 年是它发射升空 50 周年的时候,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官方部门就做过科普。 为东方红一号提供能量的是银锌电池,设计师们最初给它设定的工作寿命只有 20 天,可它特别 “争气”,真正升空后连续工作了 28 天,远远超过了最大预期。 紧接着,在 1970 年 5 月 14 日,这颗卫星的电池彻底耗尽了能量,它也就失去了发射电信号的能力,地面控制室从此和它中断了联系,那首著名的《东方红》乐曲也不再从太空传回。 但为什么说东方红一号还在呢?因为它至今都没坠落,还在太空中远远望着我们的地球。这背后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当初发射时给它设定的轨道位置特别高。 根据官方公布的准确数据,东方红一号初始轨道的近地点有 439 公里,远地点更是达到 2384 公里,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 114 分钟。 这样的高度让它能够尽量避开地球大气层的阻力,要知道太空虽然看着空无一物,但低轨道区域还是有稀薄大气的,这些大气会像 “小阻力” 一样慢慢拖慢卫星,让卫星轨道逐渐降低,最终坠入大气层烧毁。 而东方红一号所在的高轨道区域,大气密度极低,对卫星的磨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它的轨道衰减速度自然大大降低。 航天科技集团的研究员汪中生就解释过,要是卫星高度少于 400 公里,轨道衰减会特别快,可东方红一号的近地点一直保持在 400 公里以上,哪怕过了 55 年,现在的近地点也就比当初降低了 10 公里左右。 而且当初的设计师们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它回来,他们特意选择高轨道就是为了让卫星能长期留存。中科院院士谢光选在当年的记录里提到,专家们曾向周恩来总理报告,说这颗卫星将 “存在轨道上约 16 年”,可实际情况远超预期。 更值得骄傲的是,在世界上最先发射卫星的五个国家里,苏联、美国、日本的第一颗卫星早就坠入大气层了,如今还在轨的只剩下法国的阿斯特克斯 1 号和咱们的东方红一号,而且阿斯特克斯 1 号因为体积太小很难被看到,咱们这颗 173 公斤重的卫星,甚至比其他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的重量加起来还要重。 专家们甚至预测,如果没有陨石撞击这样的突然情况,东方红一号还能继续在天上飞个几百年。 想想当年的条件多艰苦啊,科研人员们用的是每秒运算几万次的国产计算机,靠着纸带输入数据来计算轨道,却能设计出在轨半个多世纪的卫星。 这颗卫星虽然早就不 “工作” 了,但它就像中国航天的 “老祖宗”,一直在太空里见证着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这件事真的让人感慨万千,当年的技术条件和现在没法比,可老一辈航天人就是凭着钻研精神创造了奇迹。大家有没有想过,这颗卫星还能在天上飞多少年? 当年你有没有守在收音机旁,等着听它传回的《东方红》乐曲?欢迎在评论区里聊聊你的回忆和看法!

0 阅读:2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