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过渡总统沙拉,亮相联合国:近 60 年首秀背后,是一场迟到的 “回归”! 9 月的第 80 届联合国大会现场,叙利亚过渡总统沙拉的身影,让不少镜头都下意识追了上去。 你可能不知道,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国家元首出席,往前数近 60 年,叙利亚的国家元首就从没踏进过联大的大门。 当沙拉稳稳站在发言台旁,对着话筒开口时,台下不少代表都悄悄坐直了身子,这场景本身,就够在国际舆论圈炸一波热搜。 要聊现在,得先说说过去几十年叙利亚在联合国的处境 —— 那基本就是 “被边缘化” 的代名词。 不是叙利亚不想来,是真没机会。 早从 2011 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开始,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没少在联合国给叙利亚 “穿小鞋”,今天提个指责决议,明天加个单边制裁,到后来干脆连叙利亚正常参与联合国活动的渠道都给挤得差不多了。 有数据能说明问题:联合国安理会过去 12 年里,针对叙利亚的决议提了 20 多次,其中近一半都带着制裁或批评性质。 更实在的影响是,持续的制裁让叙利亚经济直接 “腰斩”。 全国 1500 多万人等着人道主义援助,连基本的药品、粮食都得靠国际社会凑,这种情况下,国家元首哪有精力、哪有条件去联大发声? 而且之前西方国家的态度很明确:不认可叙利亚现政权,连带着叙利亚在联合国的席位都成了 “边缘话题”。 上一次叙利亚国家元首出席联大,还是上世纪 60 年代的事,算到现在刚好快 60 年。 所以这次沙拉来,不只是 “走个过场”,更像是替叙利亚把 “迟到了 60 年的存在感” 给补了回来。 沙拉这次在美国的行程,除了联大发言,还有件特别的事 —— 他专门见了在美生活的叙利亚侨胞。 别小看这事儿,叙利亚在美侨胞可不是小数目,光登记在册的就有差不多 100 万人,不少人都是内战期间或之前移民过去的。 沙拉这次见侨胞,不只是 “认亲”,更像是在告诉他们:叙利亚现在慢慢好起来了,你们在外面的牵挂,祖国记着,也需要你们的支持。 当然,沙拉能站在联大,绝不是 “运气好”,背后是叙利亚局势一点点缓过来的信号。 最明显的是内战局势的变化,现在叙利亚政府控制的区域已经恢复到了战前的 80% 以上,去年一年停火协议的执行率比前几年高了 40%,不少流离失所的人开始重建房子。 国际上的支持也很关键,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没少帮叙利亚 “挡枪”。 光是反对针对叙利亚的不合理制裁决议,就投了 7 次否决票,还推动联合国开通了 3 条人道主义援助通道,让粮食和药品能顺利运进叙利亚。 有意思的是美国这次的态度。按以前的脾气,美国大概率会跳出来反对沙拉出席,甚至给侨胞会见 “使绊子”,但这次没这么做。 这背后其实有讲究:一方面,美国国内的叙利亚侨胞不少,尤其是密歇根州这种 “摇摆州”,侨胞的选票对美国政客来说不能忽视。 另一方面,美国最近在中东的影响力有点 “掉链子”,要是再硬拦着沙拉,反而会被其他国家骂 “搞单边主义”,不如顺水推舟。 未来的路肯定还长,叙利亚要恢复经济、要安置难民,还有一大堆事要做,但至少现在,沙拉站在联大的那一刻,已经给了叙利亚人一个信号:咱们不再是国际舞台上的 “边缘人” 了。
联大5票反对无效,中国甩出两纸公约,内塔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内塔尼亚胡是铁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