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对台湾出手了!大陆突然叫停了34项台湾农产品零关税!其实早就该叫停,不要惯着他们,对待他们好心不得好报,不能让他们把大陆当取款机,赚大陆的钱去买美式武器讨好美国! 曾几何时,大陆市场是台湾农产品和部分工业产品的重要出路,尤其是通过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清单,许多台湾商品得以零关税进入大陆,大大提升了其竞争力。 数据显示,过去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的比例一度很高,例如2020年,大陆仍是台湾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像凤梨、某些谷类酒和释迦等,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度甚至超过90%,这种经济上的互补和融合,原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压舱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岛内某些政治势力却对“惠台”政策进行了选择性解读,他们一方面享受着大陆的经济红利,另一方面却在政治上大搞对抗,甚至在国际上配合外部势力制造“两个中国”的假象。 这种“吃着大陆的饭,砸着大陆的锅”的行为,让大陆民众逐渐看清了一个事实:单纯的经济输血,并不能换来真正的认同与和平。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享受大陆经济优惠的同时,岛内一些势力却将赚取的利润,转手变成了购买美式武器的“保护费”,他们把大陆当成了予取予求的“提款机”,而将台湾民众的血汗钱,毫无保留地送到了大洋彼岸。 据报道,台湾方面正在考虑向美国采购价值高达70亿至1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以期获得美国新政府的支持,这笔潜在的巨额军购,可能包括岸防巡航导弹和“海马斯”火箭等,这样的数字,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真金白银,本可以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提升教育和医疗水平,为什么却要不惜代价地投入到一场虚无缥缈的“以武拒统”幻想中? 大陆媒体曾多次批评,这类军购往往是以高昂的价格购买美国淘汰的、过时的甚至质量存疑的武器,变相地替美国“清库存”,掏空台湾民众的口袋,更甚者,有些军购款项早已支付,但武器交付却迟迟不见踪影,导致大笔资金被美国“白嫖”,而台湾却没有任何有效制约。 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台湾民众财富的巨大浪费,更是对两岸和平稳定的严重破坏,如果这些钱没有被用来购买武器,而是投入到两岸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中,会创造出多少就业机会,增进多少民生福祉? 然而在某些政治人物眼中,讨好外部势力,换取其口头上的“安全承诺”,似乎远比岛内民众的实际利益更为重要。这无疑是将台湾一步步推向危险的深渊。 在两岸关系上,无论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在面对美国时,似乎都陷入了某种“亲美”的逻辑,民进党当局自不必说,其“倚美谋独”的路线一以贯之,而国民党,这个曾秉持“九二共识”的政党,在近年来也出现了值得警惕的转向。 这种“殊途同归”的“亲美”路线,使得台湾在两岸关系中失去了自主性,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无论哪个党派执政,似乎都难以摆脱美国的影响力,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台湾民众的利益受损。 当两岸间的经济纽带被政治因素不断切割,当有限的资源被无休止地投入到军事对抗中,台湾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现在,大陆方面采取的措施,在某些层面被解读为“穷台”策略,但这并非单纯的经济打压,而是一种战略性的、不得不为的调整,其核心目的,是打破“大陆输血,台湾用钱买武器讨好美国,反过来对付大陆”的恶性循环。 试想,如果大陆持续提供经济优惠,而这些优惠却被用来采购美国武器,加剧两岸军事对抗的风险,这无疑是助长了“台独”势力,因此,中止部分关税减让,减少对台湾经济的单向输血,正是为了切断这种资金链,让那些试图利用大陆善意来对抗大陆的势力,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并非要让台湾民众生活困苦,而是希望通过经济杠杆,促使台湾当局和民众深思,究竟何为真正的福祉,何为长远的和平。 这并非大陆的本意。我们始终希望两岸能够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但前提是,要有一个共同的政治基础,要有一个相互尊重的氛围,如果一方不断挑衅,不断损害另一方的核心利益,那么过去的优惠政策,自然也难以维系。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台湾人的脑洞有点大!蔡正元,曾公开说:“你说台湾的领导人不如大陆一个区委书记,好
【70评论】【5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