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年上海,86 岁的名医邝安堃要娶 23 岁的保姆朱菊仙,消息传到两个儿子耳朵里时,邝宇宏正在加拿大筹备音乐会,当场就放下手里的乐谱往回赶;小儿子邝宇明在化工研究院开会,接到电话后直接离席,俩人碰面第一句话就是 “爸肯定是被人骗了”。 可谁也没料到,这场看似荒唐的婚姻背后,藏着老人晚年无人知晓的落寞,更在四年后他离世时,用一份遗嘱把所有争议推到了顶点。 1987 年 3 月,朱菊仙刚到邝家时,永福路 252 号的二层小楼里,到处是积灰的旧物。 邝安堃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坐在客厅藤椅上翻医学杂志,看见她进来,只抬了抬眼说 “西边小房间你住”,就没再说话。 那时候他刚摔过一跤,左腿还不利索,做饭要靠邻居帮忙,洗衣机里堆着没洗的衣服,桌上放着吃了一半的冷馒头。 朱菊仙没多问,放下行李就收拾屋子,当天下午就把地板擦得发亮,傍晚还煮了锅小米粥,就着咸菜端到邝安堃面前。 相处没俩月,朱菊仙就摸清了邝安堃的习惯:早上七点要喝温牛奶,九点得吃降压药,下午三点要午睡,醒来要喝杯菊花茶。 她还发现老人总对着墙上宋丽华的照片发呆,有时候会翻出旧相册,指着年轻时的照片念叨 “那时候医院忙,你妈总等我到半夜”。 有次邝安堃犯了咳嗽,夜里咳得睡不着,朱菊仙起来给他煮梨水,守在床边帮他拍背,直到天快亮才回房。 第二天邝安堃醒来,看见床头柜上温着的梨水,忽然说 “你要是不嫌弃,我教你认些药吧”。 从那天起,每天下午,邝安堃都会拿出医书,教朱菊仙认药材、量血压,还把常用的药方抄在小本子上给她。 1988 年 9 月,邝安堃突然把两个儿子叫回上海。 饭桌上,他说 “我要娶菊仙”,邝宇宏手里的筷子差点掉在桌上,邝宇明直接站起来:“爸,她比我女儿还小,您这不是让人笑话吗?” 邝安堃没生气,只是慢慢说 “我夜里起夜,她扶我;我咳嗽,她煮梨水;你们一年回来几次?” 儿子们说 “我们可以请更好的保姆”,他摇头 “再好的保姆,也不会听我念叨过去的事儿”。 争执了半个月,儿子们还是不同意,邝安堃干脆自己去了公证处,把名下 12 万存款和淮海路一套老房子转到朱菊仙名下,12 月 26 日,俩人揣着户口本去了民政局,领证时邝安堃特意让工作人员多拍了张照片,揣在口袋里。 婚后他们搬去了徐汇区的小公寓,朱菊仙把邝安堃的医书、笔记都整理好,摆在书架上。1989 年春天,邝安堃说 “咱们开个小诊所吧,附近老人多,方便”。 朱菊仙有点慌 “我哪会看病啊”,邝安堃说 “有我在呢”。诊所就开在公寓客厅,摆了张桌子,放着听诊器和常用药,邝安堃坐在旁边,朱菊仙先问诊,遇到拿不准的就问他。 起初没人来,后来邻居大妈来量血压,回去说 “小朱姑娘细心,邝老还在旁边看着,放心”,慢慢就有了人来。 有时候邝安堃精神好,还会亲自给人把脉,开了药方让朱菊仙抓药,叮嘱 “这个药要饭后吃,别着凉”。 1991 年冬天,邝安堃的肺心病加重,住了次院。 出院后他把律师请到家里,立了遗嘱:剩下的 8 万存款和永福路的房子,两个儿子各分一半;医学笔记和诊所的经营权给朱菊仙。 当时朱菊仙不在场,后来律师告诉她,邝安堃特意说 “笔记里有我一辈子的经验,菊仙懂,你们拿着也没用”。 1992 年 10 月,邝安堃再次住院,这次他没再醒来。 葬礼上,朱菊仙穿着黑衣服,手里攥着那张领证时多拍的照片,没怎么哭,只是帮着接待前来吊唁的老同事。 葬礼后没几天,两个儿子就找朱菊仙要遗嘱,说 “这肯定不是爸自愿写的”,还闹到了法院。 法院调取了公证记录,当时在场的医生和律师都证明,立遗嘱时邝安堃思路清晰,是自愿的,笔迹鉴定也没问题。 最终法院判遗嘱有效,儿子们不服,却也没再上诉。后来邝宇宏回加拿大前,去诊所看了一眼,看见朱菊仙正在给老人量血压,桌上摆着邝安堃的医书,忽然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朱菊仙后来一直开着那个小诊所,有人问她 “你图老爷子什么”,她总是指着墙上的医书说 “老爷子教我本事,让我在上海能立足,这就够了”。 她还把邝安堃的医学笔记整理成册,复印了好几份,附近的年轻医生来借,她都愿意给。 而邝安堃的两个儿子,后来每年都会回上海,去诊所看看,有时候会坐下来喝杯茶,听朱菊仙说说父亲生前的事儿,那些曾经的争执,慢慢就淡了。 信源:1988年,86岁中医名家娶23岁小保姆,四年后去世遗嘱曝光让人震惊——史影流光
刷到上海这位35岁姑娘的征友帖,我才算真懂了什么叫“成年人的清醒”!复旦硕士、三
【102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