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地主真实写照,跟电视上演的不一样啊,远比想象中要苦。有看过《白鹿原》和《大宅门》这两部电视剧的朋友,可能看到电视剧里面的晚清地主,你是不是觉得他们的日子滋润极了,穿绫罗绸缎,坐着太师椅,餐桌上都是山珍海味,颐指气使地让佃户交租? 但其实晚清时期地主的真实生活,和您印象中的地主们大相径庭。咱们看下晚清的地主们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一、电视剧里的是骗局?实际上连鸡蛋都吃不到 晚清,华北的一些小地主,家里只有30亩地,每天只能吃高粱面、玉米面这些粗粮,连吃蔬菜都困难,大年初一的时候才有白面馒头吃。 就比如说1905年,一位英国传教士到山东农村的一个地主家去做客,摆上桌的只有两盘咸菜,主食就吃玉米糊糊,看到洋人来了,才抠抠搜搜地从厨房端出来一盘炒鸡蛋。 是不是和您印象中的不一样呢?毕竟当时生产力不发达,粮食产量太低,一亩地最多能收200斤粮食,地主种完还要给佃户分,一年下来剩不了多少,还得孝敬官府,哪敢像电视剧里拍的那样? 二、地主也有怕的人?追忆晚清地主“逃税路” 地主不是只剥削别人,也有人来剥削他。 太平天国时期,地主们可是不得安宁。太平军一来就抢粮食,还要逼他们捐款。 有的地主家里就只有几两银子,还得埋到地里,太平军来的时候一家老小躲进山洞,结果回来一看,银子被挖走,秧苗也被铁蹄踏了。 闹饥荒的时候,一个地主收了粮要先交了官府的税去赈灾,剩下的粮食分给佃户,到了自己跟前是一点也没有了,只能靠吃野菜熬到下一年收粮,妻子还得去给别人做点针线活换杂粮补贴家用。 三、为什么总骂地主?电视剧只是幸存者偏差 晚清时期,地主分为大地主、中地主和小地主这三类地主。 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里演的,基本是大地主,而且能拍出来给大家看的基本都不是好人。这类人兼并土地、勾结官府,但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 而剩下的大多数地主,其实就是地稍微多一些的农民,甚至还要自己下地干活,生怕自己不耕田了,就有佃户欠租。 看了这些,是不是突然有一种被电视剧骗了的感觉?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荣华富贵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身在底层、每天为了生活的温饱而挣扎。 所谓的地主也会为了吃饭穿衣而发愁,真正享清福的人只会将佃户的苦难归咎在他们身上以便转移矛盾。 如果家里有那个年代的老人向您讲过那时的故事,或者有珍藏的老照片,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 参考文献:晚清底层经营地主生活中的纠纷及其应对
晚清时地主真实写照,跟电视上演的不一样啊,远比想象中要苦。有看过《白鹿原》和《大
白翠评历史
2025-09-26 17:47: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