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强大军事实力后,美国高访团着急忙慌跑到中国,要建立沟通机制消除误解 美

孟岩说 2025-09-28 08:43:39

看到中国强大军事实力后,美国高访团着急忙慌跑到中国,要建立沟通机制消除误解 美国是一个崇尚“实力地位”的国家。北京93阅兵后,信火一体的硅基洪流,滑翔变轨的超高音速导弹,“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激光定向能武器等新域新质战力,充分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美国一下子安静了,频繁与中国互动示好。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示,中国的阅兵很精彩,不针对美国,两国关系很好。防长赫克赛斯称,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不寻求改变中国政权或遏制中国。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组成跨党派议员代表团,着急忙慌的跑到中国,提出建立双方的沟通机制,防止误解误判。这是6年来的首次。 中国防长董军表示,中美作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应守住不冲突不对抗底线,特别是在军事战略上要校正认知逻辑,防止误解误判,避免给双边关系乃至世界稳定带来严峻挑战。 那么,美国在军事战略上存在哪些错误认知呢? 一是中国崩溃论。 代表人物章家敦,美籍华裔经济学家,从2001年起,他都是预测“中国崩溃”,影响了美国对华鹰派的决策。他声称2001年中国因经济转型失败和加入WTO将“在短期内崩溃”。2003年他断言中国将步阿根廷经济危机后尘 。 ‌2008年他称“北京奥运是政权崩溃的序曲”。2016年他宣称“中国经济最多再撑一年”。 ‌2020年,借新冠疫情称中国将沦为“抗疫坟场”。 从2017年起,章家敦频繁为特朗普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包括推动实施对华贸易限制措施。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时,其政策备忘录引用了章家敦关于“中国负债率达600%”的研究成果作为决策依据。 ‌2025年在福克斯新闻节目中建议特朗普加码关税战,称“中国马上会崩溃”。 二是“中美必有一战”。 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他认为,中国不可能实现所谓“和平崛起”,因为美国无法容忍一个与其平起平坐的大国出现,这种结构性矛盾决定了中美之间的安全竞争将日益激烈,甚至存在爆发战争的可能。 他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提出,大国之间始终存在互不信任与安全困境,中国的崛起必然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因此“中美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多次强调,美国应集中力量遏制中国,而非分散资源在其他地区,如乌克兰或中东。 尽管他承认核武器的存在使得中美直接战争的可能性被抑制,但他也指出,台海、南海、东海和朝鲜半岛等地是潜在的冲突爆发点,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热战”。 三是“国强必霸”。 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学者格雷厄姆·阿利森。他在2012年提出“修昔底德陷阱”概念,将古希腊城邦冲突与近代西方列强争霸历史类比到中国崛起,认为新兴大国必然挑战守成大国。 ‌ 阿利森认为中国遵循“国强必霸”的逻辑,会通过军事扩张和势力范围争夺主导全球,并引用历史案例(如荷兰、英国、德国等)佐证这一理论。 ‌ 美国这些错误认知不纠正,会导致错误的决策,酿成中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爆发战争。美国将中国列为“主要威胁”和竞争对手,就是在“国强必霸”错误认知下形成的。中美关税战,就是在“中国崩溃论”的错误认知下发起的。美国在朝鲜战争一败涂地,也是“中国不敢出兵”的错误认知造成的。 如今,中国清晰地向美国表明“只专注于自己的发展,走平发展道路”,如果美国仍然认为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新的霸权,仍然以战争的方式解决中美矛盾,那么美国最终会一败涂地,万劫不复,这是历史的规律,滔滔大势,不可阻挡。

0 阅读:18
孟岩说

孟岩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