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这艘船牛逼的地方,不是那三条电磁弹射,而是它根本就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起初,我方军工团队所拟定的方案,不是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平直甲板样式。 要知道 2015 年刚启动规划时,军工团队压根没打算一步到位上电磁弹射,连甲板设计都按蒸汽弹射的路子来,最后却硬生生造出了世界独一份的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这波操作里藏着的门道可比弹射器本身更见功力。 2015 年那会儿,辽宁舰刚形成战斗力没几年,山东舰还在建造中,两艘船都是滑跃起飞的路子。这种方式虽然可靠,但舰载机想满油满弹起飞根本不现实。 歼 - 15 要是挂足导弹,就得少装燃料,想飞得远就得靠伙伴加油机补油,打起来太别扭。所以第三艘航母规划时,设计团队先定了蒸汽弹射的方案,毕竟这技术相对成熟,风险可控,总建造师王硕威他们一开始都在琢磨蒸汽管道的布局问题。 转折点出在电磁弹射技术的突发突破,咱们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系统不仅通过了地面试验,更关键的是解决了常规动力航母的供电难题。 要知道电磁弹射瞬间耗电极大,一般国家都觉得只有核动力才能扛住。但中国军工硬是搞出了高效储能技术,冷启动到准备就绪只要 15 分钟,比蒸汽弹射快了整整一半。 2018 年船台建造阶段,军方果断拍板换方案,把已经预留的蒸汽弹射位置全部改成电磁弹射轨道,这相当于给半建成的房子换了承重梁,难度可想而知。 更绝的是,这一改直接让福建舰实现了 “跨代超车”。美国福特级倒是核动力配电磁弹射,但五角大楼 2024 年的报告还在吐槽它故障不断,舰载机出动效率不达标。 而福建舰刚完成的舰载机测试里,歼 - 15T、歼 - 35 和空警 - 600 三款机型都顺利弹射起飞,连隐形战机都能弹,这可是美国都没做到的事。 要知道蒸汽弹射力度没法调,轻一点的无人机可能被弹坏,重点的预警机又弹不动,福建舰这电磁弹射能精准适配不同机型,等于一下子打开了舰载机搭配的天花板。 甲板设计的 “暗改” 更显功力。原来按蒸汽弹射设计的甲板,换成电磁弹射后直接改成了平直通长样式,舰岛还比山东舰缩短了一半,外形也更简洁,把甲板空间省出了不少。 现在甲板上能同时停放更多舰载机,弹射的时候其他飞机还能待命,“全甲板放飞” 模式下的出动效率比滑跃航母翻了一倍多。更关键的是,8 万余吨的满载排水量让它挤进了 “超级航母” 的行列,这可是常规动力航母里的头一份。 舰载机体系的升级才是真的质变,滑跃甲板根本带不动固定翼预警机,辽宁舰和山东舰只能靠预警直升机,探测范围差远了。现在空警 - 600 一上舰,福建舰的预警半径直接延伸到几百公里,搭配歼 - 35 隐形战机,作战群打击范围能覆盖第二岛链。 美媒《动力》网站都震惊了,说中国同时搞出新航母和两款新舰载机,这速度太不可思议。更别说未来还能上攻击 - 11 隐形无人机,电磁弹射的高效率刚好适配无人机蜂群战术,这又是美国超级航母还没玩明白的招。 从 2018 年正式建造到 2025 年完成舰载机起降测试,福建舰的进度比辽宁舰、山东舰都快得多。这背后不是瞎冒险,而是军工团队早就在电磁兼容、储能技术上攒足了家底。 王硕威他们从辽宁舰的改装就开始钻研电磁问题,到山东舰积累了总体设计经验,才有底气在福建舰上 “换赛道”。 现在看来,当初放弃蒸汽弹射真是太对了:蒸汽弹射不仅占地方、维护麻烦,更重要的是上限太低,根本撑不起未来的体系化作战。 福建舰这波 “超纲发挥”,本质是中国军工不按常理出牌的底气。别人觉得常规动力配电磁弹射是天方夜谭,咱们偏要做出来;别人觉得得按部就班从蒸汽弹射过渡,咱们直接一步跨到世界前沿。 这船本该是艘 “稳妥的过渡舰”,最后却成了打破美国技术垄断的 “破局舰”,难怪美媒说中国又抢了他们的风头。 等到福建舰正式入列,三艘航母同框的时候,咱们海军的远海能力又会是另一番光景。这哪是造了艘航母,分明是把军工技术的 “隐藏副本” 给打通关了。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10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