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如果换成你,你敢去吗? 我以为,贪生怕死者畏之,贪财牟利者惧之,唯有光明磊落者乐之。伟人就是伟人,深入龙潭虎穴,却泰然自若,气定神闲;即使在国军众将领簇拥中,也是闲庭信步,胸有成竹。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刚结束,全国人民都盼着能喘口气,过几天安稳日子。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连着给毛主席发了三封电报,邀请他去重庆“共商国是”。 明眼人都知道,这哪是什么真心实意的邀请,分明是摆了一场鸿门宴。那时候的重庆,是国民党的老巢,特务遍地走,危险系数简直爆表。 可毛主席居然就答应了,带着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坐上飞机直奔重庆。这一去,就是四十三天。 谈判桌上,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尤其是军队和解放区问题,国民党死活不肯让步,甚至想逼共产党“交出军队”。 可最终,愣是谈出了一份《双十协定》,白纸黑字写上了“和平建国”四个大字。 你说这背后得有多大勇气和多深智慧? 说实话,换作是我,可能真不敢去。那不是去旅游,是实实在在的龙潭虎穴。但毛主席去了,而且去得特别坦然。为什么?因为心里装的是老百姓的盼头,不是个人的安危。 那时候的中国,最需要的就是和平,谁破坏和平,谁就是全民公敌。蒋介石嘴上喊着“和谈”,肚子里却盘算着怎么打内战,甚至盘算着万一谈不拢就把内战的黑锅甩给共产党。 可毛主席这一去,直接让蒋介石的小算盘落了空——全国人民都看见了,共产党是真心来谈和平的,反倒是国民党显得扭扭捏捏,连个谈判方案都拿不出来,还得等共产党先提案。 这就是格局的差距:一边想着怎么坑人,一边想着怎么救国。 谈判期间,毛主席可不是光坐在会议室里磨嘴皮子。他到处走,见了不少民主人士、文化名人,甚至国民党内部的要员。 他和蒋介石私下也见了六次,两人有时候还一起吃饭散步,表面上客客气气,可话里话外全是机锋。 蒋介石说“中国没有内战”,毛主席立马怼回去,举出一堆例子证明内战一直存在。谈到军队数量,共产党从最初要求的48个师,一路让步到20个师,比例只有国民党军队的七分之一。 这不是软弱,是为了和平愿意吃亏。 但原则问题一点不让——解放区和人民军队,那是革命的根基,绝对不答应交出去。这就是谈判的艺术:能让的让,不能让的死扛到底。 最提气的是,谈判桌外的斗争也没停下。国民党一边谈,一边偷偷派兵打解放区,结果在上党地区被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部队一口气吃掉三万五千人。 这一仗打得特别及时,就像一巴掌扇醒了蒋介石:想玩阴的?共产党不怕!战场上的胜利,给谈判桌加了重重筹码。 所以说,和平不是求来的,是斗出来的。没有底气,哪来的谈判决心? 回过头看,重庆谈判的真正价值,不只是签了一纸协议,而是让全国人民看清了谁才是真心为国家好。 国民党后来撕毁协定发动内战,彻底失了民心。而共产党,哪怕明知谈判艰难,依然愿意为一线和平希望去努力。 这种担当,不是谁都有的。贪生怕死的人,肯定不敢去;投机钻营的人,去了也只会想着捞好处。唯有真正无私的人,才敢在这种关头挺身而出。 如今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不只是为了追忆伟人的胆识,更是要明白一个道理:和平与民主,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争出来的、斗出来的。 当年的共产党,能用智慧和勇气为全国人民争一线希望,今天的我们,也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原则、敢于担当。 别看现在岁月静好,其实每一步都是前人披荆斩棘闯出来的。 参考资料:【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赴渝谈判为和平——央广网
“重庆谈判”如果换成你,你敢去吗? 我以为,贪生怕死者畏之,贪财牟利者惧之,唯有
萝花芳草林
2025-09-28 14:24:10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