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义!郑州,男子抱着一个书包,背着一个书包,走着走着,突然跪在了地上,都以为

春秋说史 2025-09-29 15:41:47

先生大义!郑州,男子抱着一个书包,背着一个书包,走着走着,突然跪在了地上,都以为他身体不舒服,原来他是“灵魂摆渡人”,在21年的时间里先后护送300余位老兵魂归故乡安葬,书包里放的正是2位在台豫籍老兵的骨灰! 9 月 27 日新郑机场,台胞刘德文 “咚” 地跪下,轻声喊:“两位长者,回家了!” 他一边说,一边轻轻拍了拍胸前的骨灰坛,就这么把两位河南籍老兵的魂灵,准时送到了洛阳,赶上了中秋团圆夜。 这可不是普通的赶路,刘德文胸前背包里装的,是两位老兵一辈子的念想,是隔着海峡都没断过的乡愁。 从台湾飞抵郑州,再辗转前往洛阳,他全程把骨灰坛紧紧贴在胸口,这是他坚持了 21 年的习惯:“得让伯伯们清清楚楚看着回家的路。” 揣着这份郑重抵达洛阳,刚见到人,抗战老兵潘亚振的侄子就攥着他的手哭了:“我们等这一天,等了多少年啊!” 这一幕,不过是刘德文 21 年 “摆渡” 生涯里的平常片段。他是高雄眷村的里长,这些年见了太多老兵临走前的托付。 那些当年在战火里离开家的汉子,后半辈子总摩挲着褪色的老照片发呆,年夜饭桌上总多摆一副碗筷,清明的时候,还会朝着大陆的方向磕头。 刘德文说:“他们不怕死,就怕走了之后,成了没人管的孤魂。” 也正因如此,他的脚印遍布了大陆 20 多个省份。 这些年他遭的罪、做的暖心事可不少:在四川的林子里找老兵父母的墓地,不小心摔断了肋骨;碰到不认识的老兵,因为地震把祖坟毁了,他自掏腰包帮忙买墓地;还见过七十多岁的遗腹子,摸着父亲的骨灰哭着说 “我终于有爸爸了”。 21 年下来,他已经送 300 多位老兵 “回家” 了。每一次赶路,他都特别较真:给骨灰坛买单独的座位,绝对不用塑料袋装,他总说:“这是长辈,哪能当货物对待?” 国台办都夸过他的义举:“既抚平了老兵的离别伤痛,也让人看见两岸是一家人。” 现在在大陆这边,刘德文早就有了一大家 “亲人”:湖北的家属抢着拉他回家吃饭,山东的亲属在机场足足等了他 5 个小时,有次遇到地震,几十条担心他的消息一下子把他手机都塞满了。 如今洛阳的月光洒在老兵的墓碑上,刘德文的手机里,已经存好了下一趟行程的计划。他总感慨,自己背上的不是冰冷的骨灰坛,而是 3000 公斤沉甸甸的乡愁,每一斤都藏着老兵对故乡的眷恋。 这个中秋,两位老兵终于能和家人 “团聚” 了。而这位 “灵魂摆渡人” 用 21 年的时间证明:海峡再宽,也隔不断两岸的血脉;只要有人守着,老兵回家的路,永远不会断。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0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