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北京,协和医院的谭先杰教授,一辈子和药打交道,结果感冒吃了片头孢,居然把自己送进了抢救室!谭先杰教:“差点没命了!以前都是我抢救别人,从没想过我会因为吃头孢被抢救!以前吃药不过敏,不代表永远不过敏!” 9月21号那天,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谭先杰教授,经历了一场这辈子都忘不了的生死劫。 连续多日加班后,谭教授的感冒已经拖了四五天,起初只是鼻塞流涕,可这天明显感觉不对。 症状不再局限于鼻子和喉咙,反而一个劲往气管深处走,咳嗽时胸口还隐隐发闷。 作为从医几十年的专家,谭先杰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向来有判断,他猜测可能是感冒合并了细菌或支原体感染。 以往遇到类似情况,吃几天头孢就能控制住,而且自己之前用头孢从来没有过过敏反应,于是他从家里的药箱里找出头孢,随手服下一颗,想着睡一觉第二天就能接着工作。 先是感觉全身的血都往头上涌,太阳穴突突地跳着疼,像有小锤子在里面敲。 家人一看他脸色,吓得赶紧送他去医院。 那脸色根本不是正常的红,而是紫中带黑,跟酱猪肝似的。 到了急诊科一测心率,已经飙到170次/分,喉咙也堵得慌,呼吸都费劲,身上还慢慢冒出了大片红疹子。 急诊科的同事一看就知道,这是急性药物过敏,来势汹汹,再晚一步可能就救不回来了。 好在送医及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输液,谭教授的脸色才慢慢恢复正常,疹子也退得差不多了。 第二天他虽然照常去上班,可身上还带着点疲惫,想起前一天的场景,还是忍不住后怕。 后来他特意让同事拍下当时没完全消退的皮疹,还找朋友用AI还原了抢救时的脸色。 即便AI已经尽可能贴近真实,家人还是说,当时他的脸色比图里还要暗沉几分。 这件事传开后,不少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以前吃着没事的药,突然就变成“催命符”了? 在临床中,这种“既往不过敏、突发过敏”的情况并不少见。 谭先杰自己也解释,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动态调整的“防护网”,年龄增长、长期劳累、情绪波动,甚至是近期其他疾病的影响,都可能让这个“防护网”出现变化。 他那段时间频繁加班,身体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免疫力本就比平时弱,可能正是这种状态,让原本“安全”的头孢突然触发了过敏反应。 更关键的是,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觉得只有静脉输液才会引发严重过敏,口服药风险低,可谭先杰的经历恰恰说明,哪怕是口服一颗头孢,也可能闯下大祸。 更值得注意的是,谭教授这次用药,其实已经比很多人“谨慎”了,他没有一感冒就吃抗生素,而是观察了四五天,可即便这样,还是踩了坑。 这就提醒咱们,别凭着自己的经验判断要不要用抗生素。 比如感冒,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根本没用,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要 是真不舒服,最好先去医院查个血常规,让医生判断到底是不是细菌感染,该用哪种药,用多久。 像谭教授说的,他以往遇到下呼吸道症状,规范吃3天抗生素就能好转,可要是盲目用药,不仅可能没用,还会让咳嗽拖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 说到底,日常用药有四个“不”一定要遵守,不自己随便吃抗生素,不觉得以前不过敏就永远安全,不认为没喝酒吃头孢就没事,也不忽视同一种药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差异。 要是真不幸出现过敏反应,也别慌,轻微的比如有点皮肤痒、低烧,赶紧停药多喝水,观察情况。 可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喉咙发紧、大片皮疹这些严重症状,别犹豫,马上打120或者去急诊,一秒都不能耽误。 谭教授的经历不是偶然,也不是只有医生才会遇到,咱们普通人要是不注意,一样可能面临风险。 把这些用药常识告诉身边的家人朋友,平时多一分谨慎,就能少一分危险。 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可不能在用药上马虎。
万万没想到!北京,协和医院的谭先杰教授,一辈子和药打交道,结果感冒吃了片头孢,居
在下雒无畏
2025-09-30 11:36:5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