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就在刚刚,埃及跟卡塔尔宣布了! ····················

红楼背疏影 2025-09-30 21:10:37

快讯! 就在刚刚,埃及跟卡塔尔宣布了! ·······························> 9月30号,埃及和卡塔尔一起把美国拟定的20点停火方案交给了哈马斯。 这之前,以色列已经签了字,内塔尼亚胡在白宫时态度挺积极,特朗普也明确说,要是哈马斯不签,会支持以色列继续在加沙推进相关措施。 这份停火方案堪称美国中东外交的"最后一搏",特朗普政府押上全部政治资本,试图在选举季前解决加沙危机。 更关键的是执行机制,方案建议由土耳其和沙特组成监督委员会,这招挺高明。土耳其与哈马斯关系铁,沙特则跟以色列眉来眼去,让这两家互相牵制,美国就能抽身事外。 以色列总理这次签字快得出奇。要知道2023年类似的协议他拖了三个月,变化背后有原因:以色列国防军报告显示,长期占领加沙每月烧掉20亿美元,财政快扛不住了。 更急的是人质问题,还有132名以色列人被扣在加沙,国内抗议愈演愈烈。內塔尼亚胡盘算着,先停火换回人质,等舆论平息再从长计议。 特朗普这么卖力推动停火,主要是为选举,最新民调显示,关键摇摆州的年轻选民反感他偏袒以色列。若能在11月前促成停火,能赚取中间派好感。 但他留了后手——那句"不签就支持以色列推进",其实是给犹太金主们的定心丸。这种两头讨好的把戏,是特朗普的经典战术。 埃及情报局长阿巴斯·卡梅尔亲自向哈马斯递方案,这老兄可是斡旋高手。2011年换俘协议就是他谈成的。但埃及也有私心:加沙战事导致西奈半岛安全恶化,停火符合埃及利益。 更关键的是经济账。埃及指望停火后接手加沙重建项目,光是清理废墟就能赚数亿美元。这种现实利益,比政治口号实在得多。 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同时给哈马斯政治局局长伊斯梅尔·哈尼亚打电话,这不是巧合。多哈每年给哈马斯注资上亿美元,说话自然有分量。 但卡塔尔也面临压力,美国威胁要将其列入"支恐名单",除非它约束哈马斯。这把双刃剑,让卡塔尔在调解时格外谨慎。 哈马斯内部吵翻了天。加沙领导人辛瓦尔主张硬扛,海外政治局则想见好就收。分歧在于:接受停火可能被激进派视为投降,拒绝又可能失去卡塔尔的金融支持。 更现实的是民生压力,加沙230万人面临饥荒,医院缺电少药。继续打下去,哈马斯可能失去民众支持——这可是它执政的根基。 沙特表面上支持停火,私下却担心伊朗搅局,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最近访黎巴嫩,明确反对任何妥协方案。这种外部干预,让停火前景蒙上阴影。 约旦则担心难民潮,若加沙战事重启,可能又有数十万人涌向约旦河两岸。这个人口仅千万的小国,实在无力承受第二次难民危机。 以色列国防军悄悄调整了部署。加沙周边的装甲师后撤了5公里,但炮兵阵地纹丝不动。这种"退一步进两步"的布阵,说明以军根本没放松战备。 哈马斯也玩花样,社交平台流出视频显示,他们仍在加沙地道里组装火箭弹。这种边谈边打的套路,双方都心照不宣。 特朗普政府发现,光靠施压不好使了,去年制裁伊朗石油,结果油价飙涨伤及自身;今年军援以色列,又得罪阿拉伯盟友。这种左右为难,反映美国中东政策走进死胡同。 更麻烦的是大国竞争,中俄趁机扩大影响力,中国促成沙特伊朗和解,俄罗斯卖给埃及核电站。美国传统地盘,正被一点点蚕食。 停火方案最实在的是人道条款:允许每日400辆卡车物资进加沙,重启海水淡化厂,修复供电网络。若落实,能缓解最紧迫的生存危机。 但执行是老大难,2023年埃以斡旋的停火协议,物资运送效率只有承诺的三成。这次监督机制更复杂,效果还得观察。 10月7日是美国国会复会日,停火协议要提交审议;10月15日是以色列议会质询日,内塔尼亚胡需交代谈判结果;10月底则是美国大选冲刺期。这三个时间点,可能决定方案生死。 最值得关注的是天气,11月地中海进入雨季,恶劣天气会影响军事行动。这无形中给双方设置了天然期限。 2005年以色列撤出加沙时,也搞过类似协议,但哈马斯随后赢得选举,冲突反而升级。这次不同在于:阿拉伯国家更团结,美国更急于脱身,以色列更疲惫。 但核心矛盾没变——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悬而未决。只要这个症结在,任何停火都只是按下暂停键。 结语:停火背后的新秩序 这份停火方案与其说是结束冲突,不如说是中东权力洗牌的开始。美国退居二线,地区国家走上前台,这种转变可能比停火本身更值得关注。 对于加沙平民而言,停火意味着能喝上干净水、孩子能安全睡觉。这种基本需求,才是超越所有政治算计的硬道理。 信息来源:埃及和卡塔尔向哈马斯转交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 财联社2025-09-30 09:25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