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9年,晏殊随宋仁宗前往道观祭祀,侍从迟到了,晏殊盛怒之下用象牙笏板狠狠挥在侍从脸上,伴随着清脆的断裂声,一颗门牙应声飞出,落在玉清昭应宫光洁的地砖上。 鲜血从侍从指缝间渗出,满朝官员目瞪口呆。 手持半截朝笐的晏殊面色铁青:“陛下驾到竟敢迟到,该当何罪!” 这一击,不仅打断了侍从的门牙,也把晏殊自己的官途打断了——他很快就被贬出了京城。 时间倒回几年前。当时的晏殊还是个初入京城的穷小子。 别的官员下班后都去吃喝玩乐,就他一个人窝在家里读书。这情况被宋真宗发现了,皇帝很感动,决定提拔他当太子的老师。 没想到晏殊却老实交代:“陛下,我要是有钱,也早就去玩了。就是因为穷,才只能在家看书。” 这番大实话反而让真宗更欣赏他了:“好!朕就需要这样诚实的人!” 后来,小皇帝仁宗登基,由刘太后垂帘听政。当时两个权臣为了谁能单独见太后吵得不可开交。 晏殊想了个办法:“以后大家汇报工作,都隔着帘子说,谁也别想搞特殊!” 这话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当他在宫里打断侍从门牙时,弹劾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向皇帝。 被贬到应天府后,晏殊没有消沉,反而干起了教育事业。 他把当时同样不得志的范仲淹请来,一起创办了应天府书院。 “咱们虽然当官不顺,但可以培养下一代啊!”晏殊对范仲淹说。 这所书院后来成了北宋最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后来晏殊终于当上了宰相,但他敢说真话的脾气一点没改。 有一次,刘太后想穿着皇帝的龙袍去祭祖,满朝文武没人敢反对。 只有晏殊站出来:“这不合规矩!” 结果可想而知,他再次被贬出京城。 不过该坚持的时候他绝不退缩。西夏入侵时,他力主给前线将领自主权,还自掏腰包支援军费。 他提拔的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后来都成了北宋的栋梁。富弼还成了他的女婿。 晚年时,有人翻旧账再次弹劾他,指责他在写李宸妃墓志时,没写明她是皇帝亲妈。其实这哪能怪他?当时刘太后还在世,谁敢乱写? 晏殊最后一次病重时,仁宗皇帝想亲自来看他,他婉拒了:“老臣这点病,不值得陛下操心。” 公元1055年,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安然离世。皇帝亲自为他题写碑文,追赠他为一品大员。 整理父亲遗物时,晏殊的儿子发现他在诗集边写了一行小字:“诚实易,守诚难;为官易,为士难。”意思是“说老实话容易,一辈子说老实话难;当官容易,当一个好官难”。 从十四岁那个诚实考试的神童,到官居一品的宰相,五十年官场沉浮,晏殊始终记得自己最初的模样。
公元1029年,晏殊随宋仁宗前往道观祭祀,侍从迟到了,晏殊盛怒之下用象牙笏板狠狠
海冬谈文
2025-10-01 10:22: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