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名小伙表示:虽然我不喜欢日本,但要实话实说。本人在日企干过,每天8小时,含中午吃饭和休息1小时,其余的超出5分钟以上就开始计时,算加班费,平时1.5倍,周末2倍,节假日3倍! 要知道现在不少打工人,天天熬到晚上十点,别说 5 分钟,就算加班两小时,能拿到加班费的都算运气好。小伙这波爆料,无疑是给职场投了颗 “深水炸弹”,把 “不同企业的工作环境差距” 扒得底掉。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个加班费吗?至于这么激动,你还真别小瞧这事。现在国内多少职场人,天天被 “无偿加班” PUA。有的公司张口就来 “年轻人要多奋斗”,员工加班到半夜,是常有的事;有的更过分,明明是老板临时加活,还说 “这是你的本职工作”,想算加班费?门都没有。对比之下,小伙在日企的经历,简直像活在 “另一个职场世界”。 小伙还说,他在日企那阵,考勤系统比闹钟还准。下班时间一到,没走的人系统自动开始计时,只要超 5 分钟就按加班算。平时加班 1.5 倍工资,周末 2 倍,到了春节、国庆这种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直接按 3 倍给。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加班费会清清楚楚写在工资条上,一分一厘都不会差。他当时就纳闷:同样是上班,咋差距这么大。 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国内企业。这些年国内不少中小企业还在发展阶段,确实有成本压力,可能没办法像日企那样把加班费算得这么细。但也有不少公司,明明赚得盆满钵满,却总想着 “压榨” 员工。 有网友就吐槽,自己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上个月加班加了 40 多个小时,最后只拿到 200 块 “辛苦费”,找领导要说法,还被怼 “不想干就走”。 再看小伙待的日企,为啥能把加班费做得这么规范?这里面其实早有门道。日本很多企业几十年前就形成了严格的用工制度,一方面是为了留住员工,另一方面也是当地法律管得严 — 在日本,企业要是敢拖欠加班费,员工一举报,公司不仅要补钱,还可能面临巨额罚款。久而久之,“按规矩给加班费” 就成了日企的标配。 但也不是所有日企都这么 “完美”。有曾在日企工作过的网友补充:有些日企虽然加班费给得多,可平时工作压力不小,有时候为了不加班,白天得拼命赶进度;而且日本职场的 “上下级文化” 很重,领导没走,下属根本不敢先走。不过即便如此,单是 “加班就给钱” 这一点,就已经赢过不少国内企业了。 小伙的帖子之所以能火,根本原因是戳中了打工人的痛点。现在很多人找工作,不光看工资多少,更看重工作环境和权益保障。谁不想加班有钱拿、到点能下班? 可现实是,不少公司连 “按时发工资” 都做不到,更别说规范的加班费了。有数据显示,国内近三成职场人从来没拿过加班费,还有一半的人不知道 “节假日加班该给 3 倍工资”。 不过最近这几年,情况也在慢慢变。国内不少大企业开始重视员工权益,有的推出 “加班时长透明化”,加班多久、能拿多少加班费,手机上点开就能看; 有的甚至规定 “晚上 8 点后不准加班”,强制员工休息。就像某新能源车企,去年开始严格执行加班费制度,结果不仅员工满意度涨了不少,连生产效率都提上去了。 小伙最后说,他不是替日企吹,只是觉得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能因为对某个国家有偏见,就闭眼不承认人家做得好的地方。 咱们国内企业要是能学学这种 “把员工权益当回事” 的态度,说不定能留住更多人 —毕竟打工人要是能拿到合理报酬,工作起来也更有劲儿,企业不也能发展得更好吗。 其实不管是日企还是国内企业,好的工作环境从来不是 “天上掉下来的”,既需要企业自觉,也需要打工人敢说话、敢维权。只有大家都重视起来,职场环境才能越来越好,打工人才能真正 “上班不糟心,赚钱有底气”
日本人自己把731的章盖死了日本有个叫松野诚也的老师,干了件大事。他跑到日本
【154评论】【1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