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遭到炮击,波兰不敢指认凶手!前段时间刚遭遇过“俄罗斯无人机”入侵领空的波兰,最近又遇上烦心事。 说起这个,得从上个月中旬那场无人机闹剧拉开序幕。2025年9月9日到10日夜里,波兰领空突然热闹起来。雷达上冒出19到23架不明无人机,从俄罗斯方向窜进来,盘旋了好一阵子。这不是头一回了,早几个月就有零星的类似情况,但这次规模大,时间长,直接触动了北约的警铃。波兰空军赶紧出动战机,联合北约盟友把那些玩意儿给打下来了。事后,波兰外长直言,这是莫斯科在试探北约的反应底线,想看看西方会不会因为疲于援助乌克兰而手软。想想看,乌克兰那边天天挨炸,波兰作为邻居,边境线就那么点长,稍不留神就成炮灰。这事儿一出,北约紧急开会,波兰还短暂关闭了部分空域,罗马尼亚也跟着报了警,说自家领空也被无人机刷过。整个东欧天空像拉了警戒线,大家都绷紧了弦。 这还没消停呢,转眼9月28日,基辅又挨了一轮大轰炸。俄罗斯扔了近500枚导弹和无人机,乌克兰防空部队拼了命拦截,碎片满天飞。就在这乱局中,波兰驻乌克兰大使馆的领事部中招了。一枚导弹碎片——或者说小口径火箭残片——直接砸穿了屋顶,钻进建筑里,玻璃碎了一地,还进了内室。幸好没人伤着,波兰外交部发言人帕维尔·沃龙斯基很快就发了声明,说损伤限于结构,不会影响正常运转。听起来挺稳当的,但关键问题来了:这碎片谁扔的?沃龙斯基只提了句“发生在俄罗斯空袭期间”,就打住了。没说俄罗斯导弹,没说乌克兰防空反击的误伤,就是这么含糊。西方媒体像路透社啥的,报道时也学着这调调,暗示是俄方干的,但就是不直球指认。为什么?因为这事儿太棘手了,波兰夹在中间,往前一步是北约集体回应,退一步是继续给乌克兰输血援助。 你说,这算不算外交的艺术?波兰不是没胆子,而是算盘打得精。回想2022年那次普斯科夫导弹事件,波兰领土上炸了俩人,当时西方媒体先嚷嚷是俄罗斯干的,结果调查下来是乌克兰防空导弹的碎片。闹得沸沸扬扬,波兰政府差点被国内反对派怼翻。现在呢,经历多了,他们学聪明了。不直接指责,就能留条后路,万一又是乌克兰自家火力造成的,总不能自打嘴巴。况且,俄罗斯那边铁板钉钉是始作俑者,但公开点名,容易把事儿升级成北约跟俄罗斯的直接摩擦。波兰经济本来就靠欧盟补贴和对乌援助拉动,闹大只会让自家后院起火。沃龙斯基这人,干外交新闻十几年,从新闻编辑起步,爬到发言人位子,嘴上功夫一流,总能在敏感点上绕弯子。就像这次,他对波兰媒体RMF24说得很清楚:碎片是导弹部件,但来源不明。这话听着中性,实际等于把锅甩给了空袭的整体环境。 这不光是波兰的烦心事,还折射出整个东欧的困境。俄乌打到现在,第三国领土被波及的案例一大把。罗马尼亚、立陶宛、甚至斯洛伐克,都报过无人机或导弹碎片落境的事儿。北约每次都喊加强部署,但实际行动慢半拍,因为大家心里门儿清:俄罗斯的意图不是真打北约,而是通过这些“小动作”消耗西方的团结。波兰作为乌克兰最大援助国,去年给了上百亿欧元军援,今年还继续加码。要是因为大使馆这点破事儿就撕破脸,援助链条一断,乌克兰前线就得吃亏。波兰总理图斯克上台后,本来就推“战略自治”,不想让华沙成华盛顿的马前卒。所以,他们选择闷声发大财——不对,是闷声继续援助。事件发生后,大使馆没关门,修复队很快就上场,领事服务照常,护照签证啥的没耽误。俄罗斯呢?官方一声不吭,就当没这事儿。乌克兰国防部倒是发了报告,说当晚拦截了上百枚来袭,碎片散落基辅多区,居民区也中招几处。 话说回来,这波操作也暴露了国际法的尴尬。联合国宪章里写得清楚,主权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但执行起来呢?谁来证明碎片来源?卫星图像、雷达数据,这些玩意儿各国都藏着掖着,不肯全盘托出。波兰要是铁了心指责俄罗斯,得拉北约调查组来,折腾几个月,成本高不说,还可能让俄罗斯反咬一口,说是乌克兰防空失控。结果呢?大家心知肚明,俄罗斯的空袭就是为了压榨乌克兰的防空资源,顺带给邻国添堵。波兰的回应,表面低调,实际在北约内部发了牢骚,推动盟友增派波罗的海巡逻舰。9月下旬,北约就宣布加强波罗的海存在,战机巡逻频次翻倍。这不就是波兰的“小聪明”吗?不声张,但影响力没少。
大使馆遭到炮击,波兰不敢指认凶手!前段时间刚遭遇过“俄罗斯无人机”入侵领空的波兰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01 22:44:36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