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首日,一列从杭州西站驶向呼和浩特东站的G3754次高铁,在张家港站突然“

夏日朗晴 2025-10-02 00:03:33

国庆假期首日,一列从杭州西站驶向呼和浩特东站的G3754次高铁,在张家港站突然“罢工”——因车厢超员触发安全报警,列车被迫临时停靠40分钟。乘务员紧急清退无票乘客、分散人群平衡载重,才让列车重新启动。可这并非终点,后续行程中它又两次因超员报警短暂停靠,最终晚点超1小时,还连累多趟列车“堵车”。这出“高铁超载记”,让无数旅客的假期计划乱了套。 这背后藏着个老问题——“买短乘长”。简单说,就是乘客买短途票上车,却赖着不下车,想蹭到更远的地方。9月30日这天,G3754次列车成了“重灾区”:大量乘客用这种“迂回战术”抢票,导致车厢载重像吹气球一样膨胀,直到超过安全阈值,列车直接“罢工”。有乘客吐槽:“短途的不给补票,列车员硬是清了一部分人下车,还把人分散到各个角落,像玩拼图似的。”更扎心的是,有人为了抢票,在12306上候补了19个订单,最后只买到一站的票,上车后还得补票,结果差点被“赶下车”。 这事儿为啥总在节假日上演?说到底,是供需矛盾在“作怪”。国庆这样的黄金周,出行需求像潮水一样涌来,可铁路运力就那么多,票一开售就秒光。有乘客无奈:“要是能正常买到票,谁愿意买短乘长?”但“买短乘长”就像颗定时炸弹——短途乘客挤不上车,长途乘客被超员拖累,列车安全也悬在半空。2019年清明,复兴号就因超载停运1小时;2024年春节,K774次列车也因超员,让有票的乘客“望车兴叹”。 可问题真只能怪乘客吗?铁路部门也有难处。他们把长途票优先给远途旅客,短途票在有余量时才放出来,这本是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法子。但节假日客流像洪水,再精细的调配也难堵漏洞。更别说,有些乘客是“被迫买短”,有些却是想钻空子逃票——对前者,得增加运力、优化补票;对后者,就得拉进黑名单、罚款,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其实,破解这难题得“双管齐下”。铁路部门得用大数据“算”准客流,该加车就加车,该调整路线就调整;补票数据也得共享,让乘务员提前“心里有数”。乘客呢,得讲点诚信——能买到票就别“买短”,实在买不到,也别硬挤,试试中转、错峰,或者选其他交通工具。毕竟,列车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命,谁也不想在高速上“玩心跳”。 说到这儿,想问大家:要是你买不到票,会选“买短乘长”吗?或者,你觉得铁路部门还能咋优化?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你的主意,就能让下次出行更顺! (案例来源:现代快报)

0 阅读:0
夏日朗晴

夏日朗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