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中国的10后? --------------------------

生活微观察社 2025-10-02 01:16:29

怎样看待中国的 10 后? ------------------------------------ 我女儿可能是非典型。 但是观察她的同学也可以得到一些线索。 总体特点是无法概括为一种的,或者说细分离散化就是10后的特点。 俗话说就是:料好的好到飞起,料坏的烂到根里。 7080后,定型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很多人15-18岁上下,还没有定位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还有很多的可能性,思维还处于开放学习、尝试各种东西的过程中。我自己某种意义上也是这样。 但10后的定型速度要快得多。很多人似乎10岁上下就表现出某些方面强烈的特质,需求更加明确,也更加细分。喜欢A的和喜欢B的,从小学就玩不到一起。 集体感是稀薄。我的爱好为什么要和同学们分享?各自小众就行了。小集团通常不大于5人。 越来越多的孩子明白随大流没有什么出息。 90年代的中小学生全民为灌篮、圣斗士疯狂,00年代的为死火海疯狂,女生的全员樱桃小丸子,现在不存在了。现在的中小学生不是这样的,一个班级没有什么统一的话题。他们不随波逐流,你的芙莉莲很好,但我的哈利波特也很好。下课后周末在各种补课班、运动场、父母朋友圈认识的朋友可能要比学校同学亲厚得多。 学习差的主要原因通常不是智力不够,就是价值观上根本性的东西。证据很明确,很多班级有安排智力障碍或者残疾学生,但是这些人听老师安排,老老实实做题,勉勉强强及格。而有些学生把所有智力点用在和老师对抗上,把违反学校规则当做自己成就点,学习成绩就是惨不忍睹个位数。

0 阅读:0
生活微观察社

生活微观察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