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确实霸气,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拒绝了使用英语回答问题。拉夫罗夫表示,所有人都不要忘记,在联合国,俄语也是官方语言,与英语的地位是一样的。 这波操作不光是俄罗斯在捍卫自身语言权益,更给咱们提了个醒。中文同样是联合国官方语言,在正式场合使用母语,这份权利和能力必须得到尊重。 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圈子里,并没有印地语和日语的位置。目前只有中文、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法语这六种语言享有官方地位,所有正式文件都得用这六种语言同步发布。 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里,还抛出了更重磅的观点。他直指北约的扩张野心,称这个军事集团不仅在威胁中俄,还在加紧包围整个亚太地区。北约领导层打着“欧洲-大西洋和印太地区安全不可分割”的幌子,实则在开启扩张新阶段,妄图把整个欧亚大陆都纳入军事包围圈。 这番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今年5月,拉夫罗夫就曾指责北约试图把东南亚个别国家拉进“搞小圈子、冒风险”的队伍里,破坏东盟团结。俄罗斯驻东京大使也透露,日本正逐渐成为北约在亚洲的关键伙伴,实际上在扮演北约利益代言人的角色。 北约在亚太的动作,背后藏着美国的战略算计。拜登政府想借北约之手围堵中国,计划联合欧洲传统盟友和亚太合作伙伴,构建跨越两洋的战略格局。但北约内部对此分歧严重,德法意等欧洲大国始终认为,北约该是欧洲区域内的安全防御机制,不该跑到亚太搞对抗。 拉夫罗夫还提到了一个让人警惕的现象,德国正在重新纳粹化。这事儿可不是危言耸听,德国极右翼势力近年的抬头趋势相当明显。就在不久前,600名德国极右翼分子公然上街,纪念纳粹罪犯鲁道夫·赫斯去世31周年。他们身着黑白上衣,高举“第三帝国”旗帜,喊着挑衅口号穿过柏林市区。 反纳粹人士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同样人数的抗议者在路口静坐抗议,双方直接爆发冲突。柏林警方出动2300名警察维持秩序,最终还是有29人被逮捕,6名警察在冲突中受伤。 德国法律明明禁止公开使用纳粹标志,但这些新纳粹分子总能找到漏洞。德国中部有家叫“金色雄狮”的小宾馆,里面摆满了“第三帝国”元素的物品。T恤上的纳粹鹰徽被改得似是而非,印着的“88”字样在圈内代表“希特勒万岁”,每年希特勒生日时,这里还会推出特价“元首肉排”。 更让人震惊的是,极右翼政党在德国的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在2024年9月的图林根州议会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赢得最多选票,成为该州议会第一大党。该党领导人霍克曾公然将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称为“耻辱纪念碑”,还宣称要对纳粹历史认识进行“180度反转”。 按照当地法律,如果其他主流政党无法推出联合候选人,霍克很可能成为纳粹倒台以来德国首位极右翼州长。州长掌握着教育、公立媒体等重要职权,一旦极右翼势力掌控这些领域,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这些复杂局势,拉夫罗夫明确表态,俄罗斯从来没有攻击北约或欧盟国家的计划。他认为,试图在乌克兰冲突结束后恢复欧洲原有的安全体系纯属徒劳,应该建立覆盖所有欧亚国家的“平等且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构。 俄罗斯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提议,让上合组织、独联体、东盟等多个国际组织参与进来,共同打造欧亚大陆的安全环境。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持续恶化,拉夫罗夫将其归咎于西方“谋求依靠军事力量维持霸权”。 北约内部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转向亚太,欧洲在其外交版图中越来越边缘化。美欧关系早已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盟友,更多变成了利益交易关系。欧洲国家虽然承诺将GDP的5%用于防务,但多数国家并不愿意跟着美国在亚太搞对抗。 北约秘书长吕特试图在美欧之间寻找平衡,他本人并不认同欧洲深度介入亚太事务,却又不得不高调炒作北约在亚太的价值,以此提醒美国不要忽视欧洲。这种矛盾的姿态,恰恰暴露了北约的合法性危机。 拉夫罗夫在联合国的一系列表态,既是对国际局势的精准研判,也是俄罗斯外交立场的明确宣示。在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单极霸权的思维早已行不通。 就像俄罗斯坚持在联合国使用俄语一样,每个国家的主权和利益都该得到尊重。北约的扩张野心、德国极右翼势力的抬头,这些都在给国际安全敲响警钟。而俄罗斯提出的“平等且不可分割的安全”理念,或许能为混乱的国际局势提供一条新的解决思路。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靠军事威慑和集团对抗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各国真正秉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发展。拉夫罗夫在联合国的发言,不仅是俄罗斯的立场表达,更像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一次警醒。 官方信源:拉夫罗夫:被威胁的不只是俄罗斯和中国-澎湃新闻
俄罗斯确实霸气,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拒绝了使用英语回答问题。
史鉴奇谈
2025-10-02 09:01: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