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宣布 当地时间10月2日,参议院以47票赞成、53票反对的结果再次否决民主党临时拨款法案,这已经是连续两天两党互相拆台。 9月30日参议院先否民主党的案,紧接着众议院通过共和党的临时拨款法案。 可10月1日参议院投票时,共和党那套方案又因没凑够60票门槛被打回。 就这么来回拉扯间,美国东部时间10月1日凌晨零点,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次“停摆”,数十万联邦雇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无薪休假的“政治牺牲品”。 说白了,这次美国政府关门就是两党把政治博弈玩过了火,最后让整个国家买单。 要理解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得先搞清楚美国政府的“钱袋子”逻辑。按照美国法律,新财年从10月1日开始,国会必须在此之前通过拨款法案才能让政府正常运转。 可这些年两党斗得越来越凶,正经的年度预算法案根本谈不拢,只能靠“临时拨款法案”续命,相当于给政府开个短期“零花钱”账户。 但这次连这种临时方案都谈崩了,核心矛盾就卡在医保福利这块硬骨头上。 民主党想借着拨款把年底到期的《平价医疗法案》加强型补贴延长,还要求恢复部分合法移民的医保福利;共和党却死死咬住“维持现有拨款水平”不放,坚决反对扩大医保支出。两边都不让步,就这么把政府逼上了停摆绝路。 这种僵局背后其实是国会权力结构的现实反映。现在的参议院里,共和党占着53席的微弱多数,民主党加两名独立议员共47席,正好对应了10月2日的投票结果。 众议院那边则是共和党以219席对民主党212席的优势掌控局面,这种“两院分治但都不占绝对优势”的格局,本身就容易滋生政治僵局。 9月30日众议院通过的共和党临时拨款法案,其实已经争取到部分民主党议员支持,可到了参议院,民主党凭借议事规则要求60票才能通过,硬是让共和党55票的支持率成了摆设。 反过来,民主党提出的法案也因为共和党占多数而根本过不了关,这种“你提的我就否,我提的你也拦”的恶性循环,把国会的立法功能活活变成了两党的“否决游戏”。 政府一关门,最直接的冲击就是民生和经济。根据官方估算,大约75万联邦雇员会被迫“无薪休假”,这些人里既有国家安全局的情报分析员,也有国家公园的管理员,还有处理社保申请的办事人员。 国家公园系统已经开始关闭,黄石、大峡谷这些热门景点大门紧锁,不仅影响游客体验,更让周边依赖旅游业的小镇瞬间冷清下来。社保福利审核、护照办理这些日常服务也会全面延迟,有老人等着医保报销救命钱,有商人等着护照去谈跨国生意,现在全得跟着耗着。 更麻烦的是经济数据发布也会中断,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需要的失业率、通胀率等关键指标可能要停更,这对本就波动的金融市场来说,无疑是又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因为两党斗气让政府停摆。最近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发生在2018年底到2019年初特朗普执政时,当时共和党要57亿美元建美墨边境墙,民主党坚决不给,结果闹了35天,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10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每次停摆的议题虽然不同,从边境墙到医保福利,但本质上都是两党把拨款法案当成了政治筹码。 2025年这波博弈尤其特殊,因为明年就是2026年中期选举,两党都想借着这次停摆塑造自己的政治形象——共和党把自己包装成“财政保守派”,指责民主党乱花钱;民主党则标榜“民生守护者”,批评共和党不顾百姓死活。 可实际上,他们争的是选票,受苦的却是普通民众。 现在参议院虽然计划10月3日到4日继续投票,但从目前的态势看,僵局很难打破。 共和党领袖图恩已经放话要“跟民主党耗到底”,而民主党这边也表态不会在医保议题上让步。这种情况下,最后的结局可能还是像过去那样,两党各让一步搞个“短期妥协方案”,比如把拨款延长到11月底,把问题拖到下个月再解决。 可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只要两党极化的趋势不改变,只要国会还是把否决权当成主要武器,美国政府停摆的闹剧就还会一次次上演。 说到底,美国的政治制度设计本应是“制衡”,现在却变成了“死磕”,当两党眼里只有党派利益而没有国家利益时,政府关门就成了必然结果,而这种以整个国家治理失效为代价的政治博弈,正在一点点侵蚀美国制度的根基。
美国参议院宣布 当地时间10月2日,参议院以47票赞成、53票反对的结果再次
天天纪闻
2025-10-02 10:46:38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