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不要你了”背后,藏着比孩子离家更该警惕的事 8岁娃因为妈妈一句气话就离家,白天捡瓶子换面包、晚上缩楼道,看着真让人心疼。大家别光说孩子“胆子大”“太犟”,这事儿根儿在家庭教育上。 对8岁孩子来说,“妈妈不要你了”哪是气话?那就是被最亲的人抛弃了。她敢在外过夜,不是胆大,是绝望逼的——心里怕被妈妈丢了,比在外边害怕还厉害。这“犟劲儿”,其实是没安全感时的瞎反抗。 再看孩子妈妈,每天催写作业都熬没耐心,最后说狠话。她光想着“作业得写完”,却没问孩子为啥不爱写,是觉得没意思,还是想出去玩?用狠话逼孩子,只会让娃觉得“我不好,妈妈就不要我”,多伤孩子啊! 妈妈后来道歉哭了,可更重要的是以后得改。别再说伤人的话,换成“妈妈知道你不想写,咱一起想办法”多好?养孩子不是光管着,得看见她的情绪,让她知道“就算我不完美,妈妈也不会丢我”。 毕竟娃敢跑,从不是胆子大,是家里没给够让她踏实的安全感。 要是你需要,我可以结合这事,帮你列个简单的“家长沟通小清单”,把容易伤娃的话和好听的说法对比着写,日常用着方便。
一句“不要你了”背后,藏着比孩子离家更该警惕的事 8岁娃因为妈妈一句气话就离
智勇双全一吃货
2025-10-02 15:06: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