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丘说
有人说,“七年之痒”本不存在,直到某一天你发现,两个人明明坐在同一张沙发上,却像隔着整片海。
一段婚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温的?也许并不是因为某次激烈的争吵,而是从对话只剩下“嗯”“好”“行”开始:
“晚上回来吃饭吗?”
“不。”
“明天孩子家长会,你去一下吧?”
“看情况。”
“我有点累,你能陪我说说话吗?”
“别闹,我也很累。”
很多人以为,婚姻最危险的信号是争吵、背叛或激烈的矛盾。
可真正让人窒息的,往往是这种日复一日的沉默。
那个人明明在身边,准时回家,工资上交,不抽烟不喝酒,在所有人眼里堪称“模范”。
可只有你知道,这个家最缺的,是温度。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和伴侣无话,却可以和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聊得火热。
为什么?
因为说话,本质是一场需要能量与意愿的双向奔赴。
当一个人不再愿意对你投入那种能量,不是因为他累了,而是他心里觉得——“你不重要了”,或“说了也没用”。
这很残忍,但这是事实。
那是一种“情感离线”状态:他的情感通道对你关闭,不在你这里,也不在别人那里,只是进入了“情感节能模式”——对所有人都正常,只对你沉默。
这种节能,是对婚姻最深的失望,也是对自己最深的放弃。
你一次次尝试沟通,他却一再回避。
而你要知道:回避沟通,本身也是一种沟通。
他在用沉默告诉你:“我不想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因为我不相信我们能解决,或我不再在乎解不解决。”
一段婚姻走向终点,往往不是一场大爆发,而是那些没说出口的失望与委屈,像雪花一样一片片落下,最终堆成一座冰山。
好的婚姻,从来都是“说不完的废话”与“听不厌的倾听”。
那么,如果你还不想放弃,请静下心想明白这几件事:
婚姻的本质,是一场持续终生的“对话”
婚姻的核心不是性、钱、孩子,而是“分享”。
分享情绪,分享无聊,分享路边开的花,分享刚听来的笑话,甚至只是共享一段舒适的沉默——那是共鸣的安静,而非冰冷的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