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台湾彻底坐不住了!高雄科大前校长吴建国发出警告,称在中美对抗中,美国现

韫晓生 2025-10-02 17:49:06

[中国赞]台湾彻底坐不住了!高雄科大前校长吴建国发出警告,称在中美对抗中,美国现在只剩一张“台湾牌”可打,甚至不惜“毁灭台湾”,呼吁台湾民众要懂美国打‘台湾牌’的险恶居心。   (信源:台海网——前台大学校长:台湾别盲目站错队,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罪人而犹不自知)   最近,一些观察者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比如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就点出了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美国那套“合纵抗中”的玩法,背后藏着一些不好明说的算计。这不只是针对某个地方,而是一种系统性的操作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把盟友和伙伴当成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工具,而不是平等的合作者。我们不妨拆开来看看,这套操作在话术包装、经济成本和战略风险上到底是怎么玩的。   美国在言辞上特别擅长玩“双轨制”,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给自己留下最大的操作空间。你看台湾这边,它一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三个联合公报,稳住北京;一边又根据自己的“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不断给台湾塞武器。   这种两头下注的做法,本质上就是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搞平衡,玩弄两岸于股掌。这种矛盾的话术,正在一点点侵蚀它的信誉。   再看看澳大利亚的例子。美国高官坎贝尔公开喊话,说要是中国不停止对澳大利亚的“经济胁迫”,中美关系就别想改善。听着真够义气,像是在为小兄弟出头。   可懂行的人都看得出,美国和澳大利亚很多出口商品是重叠的,澳洲在中国市场被卡,空出来的份额谁来填补?这背后的心思,实在让人不安。   日本也一样。前脚刚想给钓鱼岛争端降降温,后脚美国高官布林肯和奥斯汀就找上门施压,硬是让它发表了一个强硬的联合声明。这种所谓的“盟友团结”,实际上就是粗暴干涉盟友自己的外交节奏。这种玩法短期内很爽,长期看,只会让盟友们陷入混乱和不信任。   在这套战略里,经济代价的分配也极不公平。盟友们往往是冲在前面“挨刀”的。澳大利亚因为跟得太紧,大麦、葡萄酒、煤炭这些主打产品在中国市场处处碰壁,那可是实打实的肉痛。   台湾的处境更微妙,不仅要花大价钱买美国的旧武器,还得被迫接受含莱克多巴胺的猪肉进口,活脱脱成了一个“提款机”。而日本,本来指望着靠中国市场恢复经济,现在也被迫在中日关系上踩钢丝,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当然,美国自己也不是毫发无伤。吴建国和他的朋友们分析过,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关税战,并没有真正拦住中国,反而搞得自己国内物价飞涨,老百姓的生活成本直线飙升。这就是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经济代价最终还是会反噬自身。   最冷酷的,是这套“工具化”外交的终极逻辑,就是把盟友推到风险最前线,甚至设计成可以随时牺牲的“消耗品”。   吴建国就发出了警告,美国打“台湾牌”的极端设想,就是怂恿台湾搞什么“巷战”,把宝岛武装成一个“刺猬岛”。哪怕台湾最终走向被毁灭的悲惨命运,只要能重创并拖慢中国大陆的发展,在美国的战略目标里,这笔“买卖”就算达成了。   在这种剧本里,台湾被置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绝境,民众面临着一个残酷的抉择:是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还是拒绝这种野心和诱惑?这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   不过,这种基于冷战思维的模式,正变得越来越不受待见。很多国家对于“选边站”这事儿已经感到厌烦和消极。毕竟,谁也不愿意成为别人棋盘上随时可以被丢弃的棋子。老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把盟友推向火坑的做法,终将因为无人追随而破产。   说到底,无论是矛盾的说辞、不公的代价转移,还是极端的风险设计,都把美国的盟友们置于一个被动又危险的境地。就像吴建国提醒台湾的那样,其实活路有千万条,没必要非走那唯一的死路。   对所有被卷入大国竞争的各方来说,看清自己的位置,想明白除了当棋子还能做什么,这才是关键。这不仅关乎自己的未来,也影响着整个地区的安宁。未来的国际关系,终究要回到平等互利,而不是工具化的利用上来。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