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我就要

熹然说历史 2025-10-03 00:44:38

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我就要上。” 陈赓“你谁家的孩子?“ 一封拒录通知书,让一个女孩愤然闯进院长办公室。她成绩优异却被拒之门外,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当陈赓院长听到她的父亲是谁时,整个人都愣住了。这个女孩的身份,牵扯出一段尘封的英雄往事。 左太北拿到哈军工拒录通知的那天,整个人都傻了。她的成绩远超录取线,各科表现都很出色,怎么就政审不过关呢?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想不通。 左太北的父亲左权,那可是响当当的抗日英雄。1905年生人,湖南醴陵县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抗战时期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跟着彭德怀在华北打游击。左权这人脑子好使,打仗有一套,百团大战就有他的功劳。可惜1942年在山西辽县突围时被日军炮弹击中,牺牲时才37岁。 左权牺牲的时候,左太北还不到两岁,对父亲没什么印象,全靠母亲刘志兰和彭德怀夫妇讲述才知道父亲的事迹。从小到大,左太北就想着要像父亲那样为国家做贡献,所以高考时毫不犹豫选择了哈军工。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可不是一般的学校,那是陈赓大将亲自筹建的军事院校,专门培养国防科技人才。1952年建校,到1960年已经小有名气了。想进这所学校,不光成绩要好,政审也得过关。 左太北的问题就出在政审上。原来她有个二伯父早年犯过错误,虽然后来改正了,但档案里的记录还在。按照当时的规定,这种情况确实会影响政审结果。可左太北不服气,凭啥父亲是英雄,自己却因为旁系亲属的问题被拒录? 这姑娘脾气倔,直接跑到哈军工要说法。门岗的警卫自然不让进,左太北就在那儿闹。她声音不小,说什么也要见院长。正好陈赓在办公室听到动静,出来看看怎么回事。 陈赓看到一个年轻女孩在那儿跟警卫争执,就问发生了什么事。左太北一看是院长本人,立马就说了自己的情况。陈赓听完问她是谁家的孩子,左太北说自己是左权的女儿。 这话一出,陈赓整个人都愣住了。左权啊,那可是他的老战友,一起在抗日战场上并肩作战过的兄弟。陈赓了解了拒录的具体原因后,觉得这事儿处理得不合适。英雄的女儿不应该因为这种原因失去求学机会。 陈赓当场拍板,以个人名义担保,破格录取左太北。他知道这样做可能会有人说闲话,但他认为这是应该做的事情。左权为国牺牲,他的女儿理应得到应有的待遇。 进了哈军工后,左太北学习很刻苦,从来不提自己的身世背景。同学们都觉得她是个普通学生,学习好、人品也不错。左太北就是想靠自己的能力证明,她配得上这个学习机会。 毕业分配时,左太北被安排到航天部门工作。那个年代正是新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的时候,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左太北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参与了不少重要项目。 左太北这一辈子都很低调,很少对外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她觉得父亲的荣誉是父亲的,自己得靠自己的本事吃饭。这种想法在当时那个年代其实挺难得的,很多人都想沾点光,她反倒避而不谈。 说起来,左太北能进哈军工,陈赓院长的决定起了关键作用。如果当时陈赓不出面,按照正常程序,左太北可能真的就与这所学校无缘了。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关键时刻需要有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左太北后来的成就证明了陈赓当年的判断是对的。她在航天领域工作期间,兢兢业业,技术水平得到同行认可。退休后还经常参加一些纪念活动,讲述父亲的事迹,传承革命精神。 这个故事反映了那个年代的一些现实问题,也展现了像陈赓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胸怀。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关键时候敢于承担责任。左太北的经历也说明,英雄的后代同样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价值。 陈赓院长的一个决定,改变了左太北的人生轨迹。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是英雄后代的责任传承,还是那个年代的人情世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说说你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