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以色列宣布了 10月3日,以色列军方宣布在地中海拦截并登上了试图驶向加沙的“全球坚韧船队”,这支由40多国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本意是运送人道物资,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这事儿立刻引发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碧蓝的地中海上,载着医疗用品和食品的船队突然与外界失联。以色列士兵在公海强行登船,高压水炮冲向志愿者的画面瞬间传遍世界。来自44个国家的500多名志愿者,包括瑞典环保活动家通贝里、爱尔兰参议员安德鲁斯,甚至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孙辈,全都陷入被扣押的困境。 这些手无寸铁的志愿者原本唱着意大利反法西斯歌曲《啊,朋友再见》,转眼却要面对持枪士兵的威慑。船队组织者痛心地透露,至少一艘船遭以军故意冲撞,多艘船只被水炮攻击。志愿者们被迫举起双手半蹲的画面,看着就让人揪心。 以色列方面声称这次行动是“安全拦截”,强调已多次警告船队改变航向。他们坚持所有被扣人员都将“安全且健康”地被送往以色列港口,然后驱逐至欧洲。但这样的解释难以平息国际社会的愤怒浪潮。 土耳其外交部第一个拍案而起,直指以色列的行为是“恐怖主义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哥伦比亚的反应更加激烈,总统佩特罗宣布驱逐以色列驻哥全部外交人员,并立即终止两国自由贸易协定。这外交风暴来得又快又猛。 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紧急召见以色列临时代办,明确表示有65名西班牙志愿者参与此次行动。比利时、马来西亚、南非等国也纷纷发声,要求立即释放被扣押人员。抗议浪潮从欧洲蔓延至拉美,成千上万民众走上街头声援船队。 在罗马斗兽场前,示威者高举“停止封锁”的标语;柏林街头的人群密密麻麻;伊斯坦布尔的抗议声响彻云霄。意大利总工会甚至警告,如果船队遭到攻击,将立即发动全国大罢工。国际社会的怒火已被点燃。 加沙城的居民穆罕默德望着地中海方向喃喃自语,尽管知道这些船可能永远到不了加沙,但他们依然将这些志愿者视为黑暗中的一束光。这份跨越重洋的声援,让被封锁的巴勒斯坦民众感受到自己并未被世界遗忘。 回顾历史,这样的拦截并非首次。今年6月,“马德琳”号援助船同样在公海被以军拦截,12名志愿者遭逮捕并强制遣返。7月的“汉达拉”号也遭遇相同命运。以色列对加沙的海上封锁已成难以逾越的屏障。 值得玩味的是,意大利政府最初派出军舰护航,却在船队接近加沙150海里范围前悄然撤回。梅洛尼总理甚至批评船队的行动“不负责任”,可能影响正在进行的和平谈判。这一态度与民间声势浩大的声援形成鲜明对比。 眼下,被扣押的志愿者正被押送至以色列阿什杜德港。阿达拉法律中心揭露,以方已开始进行驱逐程序,却拒绝让被扣人员获得法律援助。这种做法无疑是对正当程序的漠视。 这场海上对峙折射出加沙人道危机的深重。船队运送的不仅仅是食品和药品,更是对基本人权的坚守。当政治谈判陷入僵局,普通民众用行动向被封锁的加沙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 以色列宣布了 10月3日,以色列军方宣布在地中海拦截并登上了试图驶向加
星星海
2025-10-03 06:44:12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