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自走"事件:当科技失控,我们真的能安心吗? "滴滴!滴滴!"一声轻

糖份超标的喵喵 2025-10-03 15:53:17

小米汽车"自走"事件:当科技失控,我们真的能安心吗? "滴滴!滴滴!"一声轻响,停在门口的小米SU7在威海街头缓缓启动,车轮转动,车身轻晃,向左前方滑行了十几米才停下。监控画面里,车主和同伴在屋内惊慌失措,女子的尖叫声划破了深夜的宁静——这哪是科幻电影,分明是活生生的惊魂时刻! 车主坚称:"手机没动,钥匙在口袋,没人碰车!"但小米官方回应却简单一句"系手机操作"。这轻飘飘的四个字,却让无数车主心头一紧:我们的车,真的安全吗? 这不是孤例。去年11月,70多辆小米SU7因自动泊车故障剐蹭;今年1月,3.1万辆车因类似问题召回。当"智能"成为卖点,安全却成了奢侈品。 更让人后怕的是,特斯拉需要踩刹车才能挂挡,小米却能让车"自己跑"。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对"用户安全"的漠视。我们不是在追求"无钥匙进入"的便利,而是在追求"绝对安全"的底线。 科技本该是让生活更美好,而非带来新的恐惧。当智能汽车成为"行走的智能终端",每一个交互触点都可能成为安全链的薄弱环节。车主们深夜停车时,是否该担心"车会不会自己跑"?当孩子坐在后排,我们是否能完全放心? 小米的回应,暴露了行业通病:重技术轻安全,重营销轻责任。当"手机误触"成为解释的万能钥匙,消费者的安全感正在一点点被侵蚀。 但真相永远不该被掩盖。我们不需要"可能"、"或许",我们需要的是透明、负责、可验证的答案。车主已保存证据,要求公开后台数据——这是对科技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在这个智能时代,我们期待的不是"能跑的车",而是"让人安心的车"。安全不是技术的附加品,而是智能汽车的底线。当科技超越人性,我们该停下来问问: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 别让"智能"变成"只能祈祷"。每一次安全事件,都该是行业进步的阶梯,而非消费者的噩梦。让我们一起,为"零失控"的底线发声!你家的智能车,安全吗?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真相!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糖份超标的喵喵

糖份超标的喵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