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感叹法院不是讲理的地方,这种误解从何而来?当证据链断裂、当法律程序遇阻,正义

大钟兄弟 2025-10-08 10:06:09

有人感叹法院不是讲理的地方,这种误解从何而来?当证据链断裂、当法律程序遇阻,正义的实现确实会遭遇坎坷。 法庭本是辨明是非的圣地。某些案件中关键证据莫名消失,重要证人拒绝出庭,伪造材料层出不穷。去年某地建设工程纠纷案,施工方精心准备的八组证据竟因程序瑕疵被排除。当事人手握道理却输了官司,这难道全是法院的过错? 诉讼胜负取决于证据与规则。光有满腔道理远远不够,必须拿出真凭实据。法律讲究“谁主张谁举证”,缺乏证据支撑的诉求如同空中楼阁。某消费者权益案中,原告因未保存购物小票,即便商品确实存在瑕疵,最终仍难获赔偿。 司法程序自有其严谨性。就像医生治病必须遵循操作规程,法院审理也要严格依照诉讼法的步骤。某些当事人临到开庭才匆忙准备,证据原件随意放置,如此对待诉讼怎能期待理想结果? 维权需要智慧与准备。与其事后抱怨“法院不讲理”,不如事前做好万全准备。咨询专业律师,固定电子证据,这些看似繁琐的步骤往往决定成败。2023年某知识产权案,原告凭借详尽的侵权证据链,最终赢得百万元赔偿。 当然,司法系统也需持续改进。最高人民法院推动的“立案登记制”改革,正是要打通司法救济的通道。广州互联网法院试行“异步审理模式”,让证据提交突破时空限制。 切记“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法院的大门永远为有理有据者敞开,但正义只会眷顾那些有备而来的当事人。让我们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武装自己,让每份道理都能在法庭上找到应有的回响。

0 阅读:0
大钟兄弟

大钟兄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