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女子单位请客吃饭,女子点了15份总价值500元的外卖,订单显示外卖会

语蓉聊武器 2025-10-08 11:44:57

浙江杭州,一女子单位请客吃饭,女子点了15份总价值500元的外卖,订单显示外卖会在11点50分到12点10分期间送达。因为工作期间不能使用手机,女子早早地就在单位门口等待外卖员,可过了送餐时间还没等到,于是就回去拿手机查看,发现外卖员在12点打了个电话。女子回拨过去后,外卖员态度恶劣,先是让女子等1小时,之后又说外卖不见了,人直接失联!网友:这明摆着就是自己“加餐”了。 当饿了么平台把500.38元餐费原路退回小王账户时,杭州这家售楼处的15名加班员工,已经在国庆当天饿了大半天肚子。 谁也没想到,领导一句“请大家吃午饭”的体恤,会变成一场围绕“外卖去哪了”的拉锯战,而涉事骑手李师傅那句轻描淡写的“餐没了”,成了整个事件最刺眼的注脚。 最先露出破绽的,是餐馆老板的一句话。 记者陪着小王找到那家南昌菜馆时,老板明确否认收到过退回的餐品:“我们家外卖员取餐要签字,真送不出去要退,肯定得提前说一声。 10月1号那天,直到打烊都没见这个人把餐送回来,电话也没一个。” 老板还补了一句,从没听过平台有“送不出去必须退商家”的规矩,“一般都是骑手自己跟客户商量,退餐的情况很少见”。 这一下,骑手之前说的“要拿回商家重新安排”,成了没着落的空话。 10月1日那天,她受领导委托给15个同事点外卖,挑了14道荤素搭配的菜,算上优惠和配送费付了500多块,系统显示11点50分到12点10分送达。 为了不错过取餐,小王11点40分就跟同事换班,站在门口当迎宾——一边盯着进出的客户,一边往路口望,生怕漏看外卖员。 可约定时间过了,连个穿外卖制服的人影都没见着。 直到12点15分,小王才抽空跑回更衣室拿手机,屏幕上弹出一条12点03分的未接来电,备注是外卖员。 她赶紧回拨,电话那头的语气却冲得很:“没接电话怎么送?我得拿回商家重弄,你再等一个小时!” 没等小王解释自己一直在门口等,对方就挂了电话。 之后的一个多小时里,小王又打了两次电话,一次没人接,一次被直接挂断。 到了下午2点,客户越来越多,整个售楼处忙得脚不沾地,大家只能饿着肚子干活,小王心里又急又愧疚:“明明是帮大家点外卖,结果让所有人跟着挨饿。” 更让人意外的是骑手李师傅的平台数据。 小王后来查了一下,这位骑手的准时率显示100%,好评率99%,日均送18单,还有两枚平台勋章——从数据上看,完全是“优质骑手”的模样。 可实际表现却截然相反:记者联系他时,刚表明身份就被骂“多管闲事”,问起餐品去向,只说“餐没了”,随后直接拉黑小王的号码。 这种“数据优秀”和“行为离谱”的反差,让不少网友忍不住吐槽:“这明摆着就是自己把餐吃了,不然好端端的外卖怎么会‘没了’? 说到底,外卖员送餐辛苦是事实,遇到天气差、订单多的情况,消费者大多能理解,但“辛苦”绝不是敷衍客户、私吞餐品的理由。 小王已经按约定付了钱,还特意提前等候,没接电话是因为工作规定,骑手哪怕多等几分钟,或者好好沟通,都不会让事情闹到这一步。 平台的处理虽然及时——核实后拉黑骑手账号、退还餐费,但也暴露了管理上的漏洞:只靠数据标注“优质骑手”远远不够,日常对配送环节的监督、对骑手行为的约束,才是避免类似事件的关键。 对此,有网友说这骑手明摆着就是把餐私吞了吧?说送回商家,结果商家根本没收到,问就一句餐没了,态度还这么横,亏他平台数据看着挺优质,全是表面功夫! 也有网友觉得:外卖员辛苦能理解,但辛苦不是犯错的借口啊!拿了餐要么好好送,送不了就如实说,私吞还拉黑客户,也太没职业道德了。 还有网友留言:还好小王没认栽,找媒体又找平台,最后钱退了骑手也被拉黑,算是有个交代。 要是换个人可能就自认倒霉了,以后遇到这种事就得硬气点,该维权就维权,不能让这种不负责的骑手得逞! 而对小王这样的消费者来说,遇到这种事也不用慌,像她这样找媒体帮忙、向平台维权,或者依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走法律途径,都能护住自己的权益。 毕竟,付了钱却拿不到东西,没道理吃这个哑巴亏。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