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稀土以及相关技术实施管制,同时对中国组织和个人从事相关活动作出明确规定,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从国家安全的视角审视,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虽然掌握着全球80%以上的稀土产能,却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供应的地位。 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非法途径获取我国的稀土资源和技术,将其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 此次管制政策的出台,正是我国从被动供应向主动管控转变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对技术外流风险的高度警觉和对产业链安全的深度考量。 商务部发布的两项公告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管控体系,在技术管制方面,覆盖了从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到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的全产业链。 不仅包括技术本身,还延伸到设计图纸、工艺参数、加工程序等各类技术载体。这种全覆盖式的管制,有效堵塞了技术外流的各种可能途径。 在物项出口的调控上,建立了分级分类的管制清单,对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实施双重审查。 特别是对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等高端领域实行逐案审批,体现了精准施策的管理智慧。 更为创新的是,管制措施将监管范围延伸到了境外再出口环节,要求境外特定出口经营者在向第三国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的产品时也必须获得中国的许可,这种延伸管辖权的设计在国际贸易管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这一政策必将引发全球产业链的深刻变革,在上游资源端,我国的主导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资源定价权和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 那些试图绕过中国建立替代供应链的努力将面临更大的现实困境,在中游加工端,技术壁垒的强化将加速产业转移的新趋势,迫使国际合作模式进行深度调整。 在下游应用端,高科技产业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特别是严重依赖稀土材料的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都将面临供应链重组的压力。 对美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美国的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产业链的脆弱性在此次管制中暴露无遗。 恰逢美国政府停摆期间,经济发展本就受挫,稀土管制更是雪上加霜,可能对2026年的中期选举产生重要影响。 在即将到来的第五轮中美经贸谈判中,稀土议题必将成为关键变量,我国手中的谈判筹码明显增加,这为探索新的利益交换空间创造了条件。 面对新的管制要求,企业必须迅速调整合规策略,境内企业需要优化出口管制流程,建立健全的内部合规体系,加强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 境外主体则需要熟悉许可申请的操作流程,及时调整供应链布局,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这既是挑战,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 从长远来看,这一政策体现了我国在产业安全与发展开放之间寻求平衡的战略智慧。 它不是简单的贸易保护主义,而是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资源治理体系。 通过强化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探索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我国正在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贡献中国方案。 这一政策的实施,必将推动资源国地位的重新定义,促进多边合作机制的深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开辟新的路径。 稀土管制只是开始,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深入,资源安全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我国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资源大国到资源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华夏时报2025-10-09商务部决定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设置合理过渡期|快讯 北京青年报2025-10-09刚刚公布决定!商务部:对稀土相关技术和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稀土以及相关技术实施管制,同时对中国组织和个人从事
瑶音凝碧霄
2025-10-09 17:45:52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