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消息,菲律宾已将印度布拉莫斯导弹部署对准中国黄岩岛,并计划再追加9套导

鉴清评趣 2025-10-10 12:40:14

10月8日消息,菲律宾已将印度布拉莫斯导弹部署对准中国黄岩岛,并计划再追加9套导弹系统,打造所谓区域拒止能力。 菲律宾自2022年起便与印度签订总价3.75亿美元的军购协议,分批引进3套陆基“布拉莫斯”导弹系统。首批导弹于2024年4月由印度空军运输机空运至菲,第二批则在2025年4月通过海路抵达。 这些导弹被部署在菲律宾西海岸的莱奥维吉尔多·甘蒂奥基海军基地,该基地距黄岩岛仅250公里,而“布拉莫斯”290公里的射程恰好覆盖黄岩岛海域。 更耐人寻味的是,菲军方同步在吕宋岛北部部署另一套系统,其射程可延伸至台南巴士海峡,形成“南海-台海”双线威慑的态势。 菲律宾的野心不止于此。据内部文件披露,菲国防部正与印度谈判追加9套导弹系统,计划沿吕宋岛至巴拉望岛1200公里海岸线构建“导弹链”。 若这一计划落地,不仅黄岩岛,仁爱礁、美济礁等中国南沙岛礁,乃至台湾南部海域都将被纳入其火力覆盖范围。 菲军方高层曾公开声称,此举旨在“获得南海岛礁问题的话语权”,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种以导弹为筹码的博弈,实则是将自身绑上美国“印太战略”的战车。 印度之所以甘当军火商,背后是多重利益驱动。作为“布拉莫斯”导弹的联合研发方,印度急需通过出口分摊研发成本——2025年上半年,其武器出口额激增78%,“布拉莫斯”功不可没。 更关键的是,印度试图借菲律宾之手插足南海,以此对冲中国在中印边境的军事优势。这种“以菲制华”的算计,与菲律宾“拉印抗中”的需求一拍即合。 然而,菲律宾对“布拉莫斯”的军事价值存在严重误判。该导弹虽号称超音速(最大速度2.8马赫),但实际作战中暴露诸多缺陷:其雷达系统一旦启动,极易被反辐射导弹锁定,成为“活靶子”,印度自身试射中多次出现导弹失控问题,甚至有导弹偏离目标飞入阿富汗境内,面对现代电子战环境,“布拉莫斯”的抗干扰能力存疑,印度军方曾承认其“发射后管不了”的尴尬现实。 菲律宾的军事冒险,离不开美国的纵容与支持。2025年,美军以联合演习为名,将“海军陆战队远征船舶拦截系统”(NMESIS)和“提丰”远程导弹系统长期部署在菲律宾,形成“印太导弹群”的雏形。这种“演习变部署”的操作,与菲律宾引进“布拉莫斯”形成战略呼应,共同构成对中国的包围网。 但美国的算计未必能如愿。10月8日当天,菲律宾海警船试图趁凌晨视线不佳闯入黄岩岛领海,却被中国海警9艘执法舰艇组成的警戒网精准拦截。 这一场景暴露出菲律宾的致命弱点:即便拥有导弹,其缺乏完善的侦察、指挥和后勤体系,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更讽刺的是,菲律宾国内经济低迷、民生困顿,马科斯政府却将巨额军费投入军事冒险,这种“转移矛盾”的政治操作,终将反噬自身。 菲律宾的导弹部署,本质上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延伸。通过扶持菲律宾这样的“马前卒”,美国试图在不直接卷入冲突的前提下,对中国形成战略牵制。 但这种“代理人战争”的逻辑,在南海行不通——中国在黄岩岛、仁爱礁等岛礁的常态化巡航,以及052D驱逐舰、054A护卫舰的战备巡逻,早已构建起严密的防御体系。菲律宾的导弹或许能制造噪音,却无法改变力量对比。 值得警惕的是,印度通过军售扩大在南海的影响力,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已对“布拉莫斯”表现出兴趣,若印度以此为突破口打开东南亚军火市场,南海局势将更加复杂。但历史经验表明,依赖外部势力撑腰的军事冒险,最终只会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当菲律宾的导弹阵地对准黄岩岛时,它或许以为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实则不过是他人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这场军事秀的结局,或许早已写在历史书中——那些试图以武力改变现状的国家,最终都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了代价。 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菲律宾的这次军事部署?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