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口不是我本意,我的目的是让大家好好吃饭! 门诊常有焦虑的患者反复咨询:“开了中药之后,我平时该怎么吃饭?”“某食物我能不能吃?”“不小心吃了某食物会不会有问题?”有的患者自从开始喝中药,甚至连炒什么菜都要过来问下。按照这样下去,我还得去新东方进修厨师,这样才能给大家讲明白。 所以,我写这篇文章是想纠正大家的一个观念。我之前说过,药应该越吃越少,反过来,食物则应越吃越广。大家都很熟悉的俗语“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饮食,才是我们生活的关键构成。 你们想啊,医院里有些晚期患者,为什么有些人治到最后生不如死,甚至想放弃治疗?就是因为没法吃饭,什么都不能吃,一吃就便血、虚脱,每天身上插着管子维持生命——让人非常痛心啊。 而我们在早期的时候治疗,是为了扶助身体的正气,让人不会走向这样的结局。过度忌口,绝不是治疗的初衷。我们的治疗,是为了让大家吃好饭,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快乐地生活。 所以来我这吃中药,大家要有一个放松的心态。而不是吃了中药,非常紧绷,觉得什么食物都不能碰,会影响效果。要真是那样,还不如不治。我的目的是缓解你的痛苦,而不是给你多加一道枷锁。 只是在服药期间,确实需要一些暂时的忌口,就像没有人会把螃蟹和柿子一起吃吧?我们平时做饭,什么食材不适宜一起煮,也是一个道理。而服药阶段需要注意的,也是一些常识性的,比如中药刚喝完不能马上下啤酒吧?也不能马上喝浓茶吧? 实在担心吃到什么不该吃的,那就一个标准:清淡饮食。现在物产丰富,这方面的选择有很多,并不难做到。那么停药之后呢?有患者血糖稳定了,停掉了降糖药,就来问我:“以前那些不敢吃的,现在能吃了吗?”我的回答:控制饮食,不是放纵。不能一好转就又回到过去的坏习惯。这时有人听了就说:“你这不等于没说嘛,还不是不能吃?” 这句话不是禁止,而是一种纠正——比如有些人湿重,就是因为不好好吃饭,光吃水果,弄得身体寒湿。你之前吃错了,现在我们要重新建立健康的习惯。我并不是让你彻底“戒掉”某样东西,而是说:别一天到晚只吃水果,把饮食习惯调整到正常状态,之后吃什么水果都行,只是别太过分。 说到底就两步:第一,把生活习惯调整回正常状态。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正常饮食,可以去查国家发布的《膳食指南》。第二,就是适量和适度。怎么理解?有的糖尿病患者问我,能不能吃米饭、面条?不必那么紧张。 我强调“控制”和“方法”,比如高血糖期间适当减饭量、干湿分离、多用糙米燕麦等粗粮——并没有叫大家不吃饭。米饭可以少量吃,面条也可以吃,别连汤带水一大碗就行。 很多人的“吃一点”概念也不一样。有人去超市买半个西瓜,抱回家用勺子挖着吃——这就不太适合了。你想,一碗米饭才多少?半个西瓜可比它大得多。我们主张:以五谷为主,水果为辅。我说“能吃”,是指在健康允许的范围内,每种都适量吃一些,均衡摄取营养,而不是你爱西瓜,就一次吃掉一整个。别觉得我夸张,真有不少人这么干。 凡事“过犹不及”,只要不超出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大多数食物都可以吃,你是自由的。只有那些身体已经明显承受不了的,我才建议暂时不吃。这些我在看诊时都会特别提醒,没有特别提醒的,你就记住:适量、少量、别超量。 忌口不是绝对的标准,大家不必过度紧张。有人吃一颗樱桃、一口鱼肉都紧张得不行,真没必要——在合适的范围内,身体完全有能力消化。我并不担心大家“乱吃”,我只怕大家不会把握那个“度”。 只要掌握好度,除过敏食物之外,很多东西都可以尝试着吃,这样生活才有乐趣。
忌口不是我本意,我的目的是让大家好好吃饭! 门诊常有焦虑的患者反复咨询:“开了
向薇谈养
2025-10-13 09:45:2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