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孤儿成年靠乞讨为生,在他23岁时,突然从中央来了一批人:“我带你找妈去,你妈是个首长,快跟我走”。 石来发当场懵了,妈?他哪有妈?打小就没爹没娘的,刚生下来 26 天,亲妈曾志就因为红军要转移,把他送给了部队里的石礼保副连长。 没享几天福,养父母先后牺牲,他只能跟着养母的外婆过,靠讨饭、挖野菜活命,“妈” 这个字,他连想都不敢想。 可人家没骗他,到了广州,他真见到了曾志,穿得笔挺,一看就是做大官的,可拉他手的时候,指尖都是抖的,还摸了摸他冻得裂口子的手背,塞过来一件新棉袄:“来发,妈对不住你。” 曾志问他想不想留在广州,有啥需求尽管说,石来发却摇了头:“外婆还在井冈山等着我呢,地里的活也没人管,我得回去。” 没人知道,这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利索的农村青年,心里揣着实诚念想:妈是干革命大事的,他不能拖后腿。 回到井冈山,他该种田种田,该照顾外婆照顾外婆,村里人谁都不知道,他有个当 “大官” 的亲妈。 1952 年,他只凭着继父蔡协民后代的身份,登记成了烈士遗属,领抚恤金时还反复摆手:“多了我不要,够过日子就行。” 可磨难没饶过他,1967 年那阵儿,因为曾志被打倒,他也跟着遭殃,被强行改名叫 “蔡石红”,俩儿子的名字也给改了,一家还被安上 “现行反革命” 的帽子。 有人劝他:“找你妈求求情啊!” 他却咬着牙扛:“妈没错,我也没错,不能给她添麻烦。” 就这么硬扛着,直到 1985 年,他才敢给曾志写第一封信,信里没提半句委屈,只说 “井冈山今年稻子收成好,外婆身体也硬朗”。 1998 年,曾志走了,女儿陶斯亮才跟石来发说个藏了 70 年的秘密:“你亲爹不是蔡协民,是夏明震,当年湘南起义牺牲的烈士。” 这年 10 月,69 岁的石来发拄着拐杖,带着儿子去了郴州,在夏明震墓前 “扑通” 跪下,老泪纵横地喊出这辈子第一声 “爹”。 从 “夏” 到 “蔡” 再到 “石”,三个姓氏,藏着三代烈士的血,也藏着他一辈子的漂泊和硬气。 晚年的石来发,还是守着井冈山的土坯房,种着几亩薄田,跟孙辈念叨:“你太奶奶说过,土地是根,咱不能离了根。” 2001 年他走的时候,床头还放着曾志送他的那件旧棉袄,兜里揣着张泛黄的照片,是他跟母亲唯一的合影。 现在去井冈山,还能看到他当年种的那片稻田,当地人说:“他是首长的儿子,却活成了最普通的井冈山人。” 可就是这份普通里,藏着老一辈最金贵的东西:不贪名利,不忘根本。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澎湃新闻——战火中,她含泪离开刚出生26天的孩子!23年后重...】
江西一孤儿成年靠乞讨为生,在他23岁时,突然从中央来了一批人:“我带你找妈去,你
春秋说史
2025-10-15 10:47:55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