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两天,郝龙斌再度食言,赵少康摊上大事了,蒋万安选边站队 蓝营的改选大战眼看就要收官,郝龙斌这次又闹了个大新闻。原本拍着胸脯说要辩论,结果一次又一次变卦,让人瞠目结舌。 赵少康的力挺非但没帮上忙,反倒把火烧得更旺。蒋万安也忽然跳出来撑场子,蓝营这盘棋,内斗比外战还精彩,岛内外都在看热闹。 这场闹剧的起点其实不复杂。郝龙斌为刷存在感,先表态要来一场“无议题限制”的公开辩论,本来以为能立人设,结果一到关键时刻却连环变卦。 说好和张亚中正面对话,突然又改口要先和郑丽文辩论,后面又说要办说明会,轻描淡写地推掉约定。 拖来拖去,搞得张亚中都忍不住吐槽他“连小学生作业都不如”,邱毅也直言郝龙斌就是玩拖字诀。这种反复失信的操作,直接把自己送上舆论的祭坛。 台湾社会对政治人物的耐心本就有限。岛内的民调很快给出答案,郝龙斌的支持率一路暴跌,郑丽文却趁机迎头赶上。 民意基金会的数据摆在那里,49.1%的支持率比郝龙斌高出一大截。国际媒体也看得明白,反复跳票的领导人,根本立不住脚。 政治人物要是说话不算数,公众信任就像漏水的桶,补都补不住。新华社也直接点出,缺乏担当的政客只会让岛内政局空转,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早就有杆秤。 郝龙斌的信用塌了,赵少康偏要站出来“打圆场”,结果没想到越搅越浑。 赵少康一上来就替郝龙斌喊冤,说张亚中插队不合规,接着又把郑丽文抹黑一通,说她操纵舆论,结果蓝营内部自己人都看不下去,蔡正元李昶志齐上阵,批他这套手法和对手没啥区别。 赵少康说话没个轻重,10月14日发了篇长文,本意是挺郝龙斌,结果一句“要不是卢秀燕等人不选,也轮不到你”的说法,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岛内网友一边倒地冷嘲热讽,光负面评价就飙到三千条。联合报的最新民调显示,赵少康的“助攻”让郝龙斌在中立选民中的支持率直接掉了15个点。 国际财经媒体也有类似观点:台湾政坛热衷于“明星助选”,结果往往是反效果,越想操控选情,越被选民看穿。 蓝营这场权斗,权谋大于团结,赵少康的介入,坐实了外界对蓝营“提线木偶”的猜测。政党斗争原本就考验团队的凝聚力,如今反倒暴露了内部派系的老毛病,谁也不服谁,最终吃亏的还是整体形象。 就在大家都以为风头要过去时,蒋万安突然站了出来,公开力挺郝龙斌。 这一动作可没那么简单,台媒直接点破,蒋万安和郝龙斌在台北选区利益深度绑定,世代团结、稳健务实只是说辞,背后的算盘其实很清楚。 侯友宜、张善政也陆续表态支持郝龙斌,但地方派系的“议长系”票仓,眼下已经倒向了郑丽文。 台湾地区的派系政治一直是选举的深水区。县市长表态看似风光,真正左右胜负的还是基层派系。 中国时报的分析一语中的:县市主管的支持意义其实有限,选举的成败,往往靠的是地方议长、里长这些真正有票仓的“土霸王”。 蒋万安选边的背后,其实暴露出蓝营当前的困境。内部资源争夺激烈,谁都想站对队,但一旦忽视了普通民众的真实需求,选民迟早用选票说话。 台湾政客如果脱离了民生,老百姓迟早会用脚投票,谁也拦不住。 岛内政治的闹剧,外界看得清清楚楚。蓝营内斗,绿营看得津津有味。郝龙斌的失信,赵少康的添乱,蒋万安的押宝,一个个都成了教科书式的反面案例。 岛内政局的混乱,归根结底是政治人物缺乏担当,权谋至上,把民意当成了儿戏。 国际社会一再提醒,台湾地区的政治纷争,早已影响到治理效率和社会稳定。新华社的评论说得明白,唯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让台湾走上真正的发展道路。 岛内政客要是还沉迷内斗,不肯面对现实,只会让岛内社会继续空转,错失发展机遇。这一局,谁能赢下选举不重要,关键是看谁还记得普通百姓的期待。 参考资料:国民党主席选举本周六登场,郝龙斌、郑丽文缠斗最激烈2025-10-15 17:22·台海网
倒计时两天,郝龙斌再度食言,赵少康摊上大事了,蒋万安选边站队 蓝营的改选大战眼
飞天史说
2025-10-15 17:48: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