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已经不再欢呼“把俄罗斯打成能源进口国”了,因为泽连斯基证实,乌克兰面临严峻的冬季能源问题,为了确保能源供应,基辅可能需要考虑进口电力。 几个月前还在为 “把俄罗斯打成能源进口国” 欢呼的乌克兰,如今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沉重打击。随着冬季脚步逼近,泽连斯基在近期的全国电视讲话中公开证实,乌克兰正面临严峻的冬季能源问题,为了确保民众和关键设施的能源供应,首都基辅甚至可能需要考虑从周边国家进口电力,这一表态让不少人感受到了乌克兰能源现状的紧迫性。 熟悉乌克兰能源情况的人都知道,此前乌克兰在能源领域确实有过 “高光时刻”。今年上半年,随着对部分能源设施的改造和周边能源合作的推进,乌克兰曾一度实现能源出口,当时不少媒体和官员都兴奋地提及 “俄罗斯失去能源出口优势,反而可能成为进口国”,那种对能源自主的乐观情绪,在当时的乌克兰国内十分普遍。 泽连斯基当时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认为乌克兰正在逐步摆脱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朝着能源独立的目标迈进。 可局势的变化远比想象中更快。进入下半年,受冲突影响,乌克兰多个关键能源设施遭到破坏,其中包括 3 座大型水电站和 7 座 thermal power plants(热电站),这些设施的受损直接导致乌克兰本土电力产能大幅下降。 乌克兰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电力缺口已达到 30%,尤其是在工业用电和居民供暖需求即将攀升的冬季,这个缺口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更棘手的是,乌克兰的能源储备也面临不足。往年这个时候,乌克兰会提前储备足够的天然气和煤炭用于冬季供暖发电,可今年受运输线路受阻和生产端影响,天然气储备量仅达到预期目标的 65%,煤炭储备也存在 15% 的缺口。 而冬季的乌克兰,气温经常降至零下 10 摄氏度以下,居民供暖和室内用电需求会激增,这对本就紧张的能源供应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缓解能源压力,乌克兰政府此前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时段供电,限制非必要工业用电,甚至组织民众开展 “节能行动”,呼吁大家减少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长。可这些措施只能暂时缓解部分压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产能不足的问题。 泽连斯基在讲话中提到,经过与能源部门和周边国家的初步沟通,基辅及周边地区若想在冬季保证稳定供电,进口电力将成为必要选项,目前已与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就电力进口事宜展开初步协商。 事实上,乌克兰考虑进口电力并非首次,但这次的情况更为特殊。以往进口电力多是短期应急,而这次可能需要持续整个冬季,且进口规模预计将达到乌克兰冬季总用电量的 15%。 这一转变,也让外界清晰看到乌克兰能源状况的真实处境 —— 从之前的 “能源出口乐观论” 到如今的 “进口电力应急”,短短几个月时间,乌克兰的能源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乌克兰与周边国家的电力进口谈判仍在进行中,具体的进口价格、输送线路等细节尚未最终确定。而随着冬季的临近,留给乌克兰解决能源问题的时间已经不多,如何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同时,平衡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需求,成为泽连斯基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乌克兰早就应该这么做了。14日,据俄方媒体消息称,乌克兰仍
【1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