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男子内急,一到服务区,就冲向卫生间,结果发现卫生间的正门给锁住了,上面有标识,要通过超市才可以进入卫生间,他匆匆忙忙绕了一大圈,出来后他气愤了,他质问,为何要通过超市才能进入卫生间,难道不消费就不能进入卫生间了吗,对此经理回复:就是这么统一规定的。 张大哥握着方向盘,肚子里突然袭来的绞痛,他心里咯噔一下,准是早上路边摊的包子不新鲜。盯着导航上 “前方 3 公里服务区” 的提示,他咬着牙放慢车速,只盼着能赶紧解决这紧急情况。 车刚停稳在服务区停车场,张大哥就捂着肚子往厕所标识的方向小跑,可到了厕所门口,他却愣在原地,紧锁的铁门旁贴着张纸条,上面写着 “如厕请绕行超市入口”。 那一刻,焦急混着怒火往上涌,近在眼前的厕所却像隔了道坎,“这不是折腾人吗?” 他忍不住骂了句。 忍着剧痛绕了五六分钟,终于找到了厕所,张大哥早事后他找到工作人员质问,得到的只有一句冷冰冰的 “统一规定,没办法”。 而张大哥的遭遇,并非偶然。如今不少高速服务区都搞起了 “迂回设计”,想上厕所就得先穿过超市、特产店,看似几步路,却让急需便利的旅客苦不堪言。 这事被发到网上后,评论区吵成了两派。有人戳破真相:“说白了就是想让大家经过商业区,刺激消费,把公共服务当赚钱工具!” 也有人觉得 “知足吧,以前厕所还收费呢,现在只是多走几步”。 可这种 “比烂” 的逻辑,恰恰忽略了服务区的本质 , 它是为旅客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不是单纯的盈利场所。 其实国家早有规定。2021 年交通运输部就明确要求,高速服务区公厕必须独立设置、便捷可达,不得被商业区干扰。 可政策落地时,不少服务区却阳奉阴违:要么把厕所藏在商业区深处,要么封死直达入口,美其名曰 “优化动线”,实则把商业利益摆在了公共需求前面。 要知道,车主缴纳的通行费里,本就包含了享受便捷服务的权益。绕路找厕所看似是小事,却藏着对旅客权益的漠视。 当 “方便” 需要靠 “绕路” 换取,当公共服务被商业利益绑架,服务区关上的不仅是厕所的门,更是公众的信任。 服务区搞商业化无可厚非,丰富的餐饮、商品能提升服务体验。但关键在于 “主次分明”—— 核心的便民服务必须放在首位,不能让商业利益盖过公共属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巡查力度,对违规服务区限期整改,让政策不沦为 “耳边风”,另一方面,运营方也该明白,真正的 “引流” 不是靠强制绕路,而是靠贴心的服务。当旅客感受到被尊重,自然更愿意为优质服务买单。 信息来源 :新闻夜班
山西临汾,男子内急,一到服务区,就冲向卫生间,结果发现卫生间的正门给锁住了,上面
春秋说史
2025-10-17 11:46: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