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69年,一位男知青对交往4年的女友说:“今晚过后,再也不见。”女友伸

千浅挽星星 2025-10-17 17:42:57

[微风]1969年,一位男知青对交往4年的女友说:“今晚过后,再也不见。”女友伸手解扣子说:“那给过去画一个句号吧。”40年后,他回到村庄,发现一切真的结束了。   孙朝晖当初离开上海下乡,是为了响应国家建设乡村号召,出发前,他总觉得下乡或许和游玩相差无几,可抵达勐腊县后,现实立刻给了他沉重的一击——这里没有田园牧歌的浪漫,只有日复一日干不完的重活累活。   作为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孙朝晖起初难以承受这般苦累,但他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咬牙坚持了下来,而他也凭着这份毅力和身上特有的气质,获得了村里姑娘玉芬的关注。   有时玉芬会被他讲的书本知识迷住,有时又会心疼他笨拙却倔强地干农活的模样,孙朝晖在村里的傣族小学教书时,她总会准时去听课,悄悄送去解渴的凉水和温热的饭菜,两颗年轻的心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渐渐靠近。   可城乡之间的差距终究是横在两人之间的一条沟,当返城的机会摆在孙朝晖面前时,他就必须做出抉择,领导劝他“快刀斩乱麻”,他自己也清楚,家人绝不可能接纳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媳妇,他的前途和理想注定在上海,不在这里。   所以,他还是和玉芬提出了分手,孙朝晖提分手是为了奔更好的前程,但玉芬不是,她全身心地爱着这个男人,甚至带他回家见了父母,把一辈子都押上了,当他说要走时,她哭着哀求,可孙朝晖依然不为所动。   那个深夜,玉芬主动找到了他,她伸手解开自己的衣扣,用身体为两个人的关系画上了一个句号,她不是想结束,她想用身体让孙朝晖永远记得曾有一个叫玉芬的姑娘,毫无保留地爱过他。   后来,孙朝晖回城后考上师范大学当了老师,还结了婚,生活看似平淡安稳,可云南勐腊县的那段往事,那个叫玉芬的姑娘,始终是他心底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疤。   他拼命投入工作,试图用忙碌麻痹自己,可每当夜深人静,玉芬的身影总会清晰地出现在梦里,让他辗转难眠。   而留在村里的玉芬则是终生未嫁,嘴里念叨了一辈子“孙朝晖”这个名字,最后抑郁成疾,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四十年后,孙朝晖年过六旬退休了,因一次工作考察的机会他回到了那个村寨,迎接他的是他教过的学生,如今的村主任。   在学生的带领下,孙朝晖走到了一片小小的墓地前,墓碑上“玉芬”两个字瞬间让他红了眼眶。学生轻声讲述了玉芬四十年的等待与坚守,字字句句都像针一样扎在孙朝晖心上。   更让他震惊的是,学生随后带他见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名叫“玉晖”,村里人说,这是玉芬离世一年后,从外地抱养回来的孩子,“玉”是玉芬的“玉”,“晖”是孙朝晖的“晖”,一个名字里藏着玉芬对那段感情最后的执念。   看到女孩的那一刻,孙朝晖再也控制不住当场泪崩,他或许从未后悔当年返城的选择,可那份突如其来的愧疚却让他难以忘却,玉芬与他之间的感情也注定伴随他的余生。   参考文献: 苦难的空无——"知青文学"札记《南方文坛》  

0 阅读:73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