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战”就是阳谋,争的就是时间。 现在全球都盯着稀土,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稀土这东西在高科技、军工、新能源这些领域几乎无处不在,不是说今天少了就明天瘫掉,但谁掌握了供应,谁说话就有底气。 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产量更是占了大头,这些年老美和欧洲那边一直想减少依赖,说干就干,可真正要做到,还真没那么容易。 我国这边其实看得很明白,稀土不是光靠卖矿就能吃香喝辣,关键是怎么把资源用到刀刃上。 这几年政策上就很有针对性,一方面严格控制开采,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深加工和高端应用。 像稀土永磁体、特种金属材料、精密电子元件这些高附加值产业,逐渐成了出口的新主力。 国内企业也没闲着,技术攻关搞得挺紧,什么绿色提取、智能分选都搞上了,稀土的利用率和产品质量都在往上提。这些变化,国际市场其实看得很清楚。 说起时间窗口,这两年大家最深有体会的就是,科技进步快得让人跟不上节奏。 尤其是军工领域,我国最近几年新装备频频亮相,不少领域已经能跟美国叫板。 比如高超音速武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号已经多次公开展示,相关材料、动力系统背后都离不开稀土新技术。 美国虽然在某些尖端技术上还保持领先,但两边的差距正在缩小。 现在美方强调“技术脱钩”,但事实是,全球供应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完全割裂几乎不可能。 再说半导体领域,这两年大家都在关注“卡脖子”问题。 我国虽然在高端芯片上还有短板,但在中低端、封装、设备、材料等环节,进步非常快。 像国产存储芯片、功率器件、AI芯片,都实现了量产和出口。 美国的出口管制确实带来挑战,但也逼着国内企业加快创新。 过去一年,国产EUV光刻机、先进封测、特种材料都陆续有新突破。 虽然最尖端的工艺还没完全追上,但产业链的自主性和完整性在不断增强。 未来能不能实现全部高端技术自主,目前还没官方时间表,但大方向是板上钉钉的。 放眼未来十年,这场全球稀土“时间赛”说到底拼的是谁能把产业链做得更扎实、技术更领先。 美国和欧洲虽然加码追赶,但要想彻底打破我国的主导地位,绝非短期内能办到。 而我国这边,凭借资源优势和全产业链布局,依然稳稳占据主动。 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利用好这段时间,把技术、工艺、人才梯队都再拔高一步。 只要产业链不断升级,创新能力持续加强,未来的主导权还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总的来说,稀土战场上,大家都在抢时间。 美国那边想快点摆脱依赖,欧盟也在加速布局,但实际进展远没有想象中顺利。 我国则把握住资源和技术的双重优势,既管好家底,又推高端制造,主动权依然在自己这边。 谁能在这场时间赛中跑得更快、更稳,谁就能掌握产业话语权。 当前这局面,说白了就是阳谋,明着比拼,看谁能把时间用得更值。 这场竞争,才刚刚开始。 参考:稀土出口管制,中方接连出手——环球时报
贝森特喊话中国,愿意放弃100%加税,但是稀土限制必须取消美国
【2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