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没那么容易! 在10月17日的国会听证会上,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示,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供应链中具有关键影响力,“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够提供与中国同等水平的供应链保障”。 这并非戴琪首次提及类似观点,早在今年1月,她就曾指出“没有任何国家能够与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产业优势相媲美”。 今天我们聚焦的话题,正是中国具备显著竞争力的稀土产业。 据公开数据显示,一架F-35战斗机的制造约需417公斤稀土材料,若缺乏中国的稀土供应,这种隐形战斗机的生产将面临停滞。 目前,依靠人造手段或其他替代品,既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量,也难以达到军用装备所需的性能指标,西方国家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远超外界预期。 作为稀土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掌控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并掌握着95%的稀土回收技术,已形成从矿山开采、分离提纯,到加工为稀土合金及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反观西方国家,尽管部分国家掌握了一些稀土提纯技术,但受限于生产规模小、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 即便西方国家计划自主重建稀土产业链,不仅需要至少5至10年的时间,且即便投入数十亿美元,也难以确保替代供应能及时满足需求。 美国对这一现状有着清晰认知,但当意识到在供应链中“脱离中国”面临的现实困境时,已错失关键调整窗口。 这一案例也充分说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对国家产业安全和国际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看了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这事儿,我还挺有感触的。 之前总听“脱钩”的说法,可真落到实处才发现,全球供应链早绑在一起了,哪是说分开就能分开的。 就像美国想摆脱对咱们稀土的依赖,说要砸钱建自己的产业链,结果呢?不仅得等五到十年,成本还高得吓人,想量产更是难上加难。 这事儿其实挺明白的——真能拿得出手的产业优势,不是随便投点钱、急急忙忙就能建起来的,得靠长时间攒技术、把从开采到回收的全链条都抓在手里,还得有规模才行。 反观咱们的稀土产业,就是因为把每个环节都吃透了,才有现在的竞争力。 这也提醒大家,不管哪个国家,真要在全球竞争里站得住脚,还是得踏实搞实体经济,把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里,别总想着走“脱钩”的捷径,那根本不现实,最后只会让自己更被动。 读者们,你们觉得呢?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美国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没那么容易! 在10月17日的国会听证会上,美国
漂泊的鱼儿
2025-10-18 13:45:11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