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10月18日报道,日本维新会联合党首藤田文武在记者会上宣布退出与立宪民主

红楼背疏影 2025-10-18 17:13:18

据光明网10月18日报道,日本维新会联合党首藤田文武在记者会上宣布退出与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的合作协商,同时表示与自民党的结盟谈判“取得了相当大进展”,双方正就合作进行最终安排。这一决定可能让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 藤田的转向并非临时起意,维新会内部民调显示,与立宪民主党合作最多获120席,而与自民党结盟可确保150席以上。更关键的是政策契合度:维新会主张的宪法第九条修改与行政改革,在自民党内获得超过60%议员支持,而反对党阵营对此分歧严重。 高市早苗团队给出的筹码更具诱惑:承诺让藤田担任“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主管地方创生和规制改革。这个职位虽非核心阁僚,但掌控每年3万亿日元的区域振兴预算,正好对应维新会的大本营——大阪地区的发展需求。 双方最快达成一致的是国防政策,自民党2024年提出的“国防费倍增计划”(达到GDP的2%),与维新会主张的“主动防御”理念高度契合。 更具体的是装备采购:高市团队同意优先采购川崎重工生产的P-1巡逻机,该机型主要生产线就在维新会票仓神户市。 最敏感的是核电站重启议题。自民党承诺在2026年前重启10座核电机组,但将关西电力公司的核电站放在优先序列,这直接惠及维新会支持者集中的大阪都市圈。这种利益交换,使政策共识有了坚实根基。 自民党内原本反对高市的势力出现分化。前首相岸田文雄派系有近三分之一议员转而支持联盟,因为他们看到与维新会合作可能赢得下次大选。更现实的是职位分配:联盟后内阁职位将增加5个,为派系平衡提供空间。 安倍晋三派系的动向尤为关键。其核心成员多数来自兵库、大阪等关西地区,与维新会地盘重叠。这些议员担心选民反弹,反而成为联盟最积极的推手。这种地缘政治,战胜了派系忠诚。 双方谈判的压轴议题是修宪时间表。自民党承诺在2026年国会提出第九条修正案,而维新会要求明确写入“自卫权”条款。作为交换,维新会将支持自民党主张的紧急事态条款,赋予首相更大危机管理权限。 但巧妙的设计是分步走策略:先通过《国家安全保障基本法案》作为过渡,该法案只需过半数议员同意,可为修宪积累政治势能。这种“曲线修宪”的思路,体现高市早苗作为政坛老手的策略性。 双方最大分歧在于消费税。维新会主张将税率降至5%,而自民党坚持维持10%以保障社保财源。最终的妥协方案是:税率不变,但将消费税收中的1.5%专门划拨给地方财政,这正好覆盖维新会重点关注的区域经济振兴项目。 更棘手的是农业改革,维新会要求取消大米关税,但自民党传统票源是农民群体。暂定方案是“先放开饲料用米进口,主食用米维持关税”,这种技术性处理暂时掩盖了矛盾。 财务省主计局已开始测算联盟后的预算调整。根据初步方案,防卫费将增加4万亿日元,其中1万亿用于采购维新会关注的无人侦察机系统。而文教科学省则担心教育预算被挤压,因为高市早苗历来重视国防优先。 最紧张的是外务省。官员们连夜分析联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高市早苗的历史认识问题可能引发外交摩擦。预案是加强经济外交,用中小企业合作项目冲淡政治紧张。 关西政经界欢欣鼓舞。大阪商工会议所预计,联盟将带来至少2万亿日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大阪湾人工岛扩建项目。但北海道地区代表担忧边缘化,札幌市长已要求确保北方的国防预算不被削减。 冲绳反应最为激烈。县知事公开批评联盟将强化美军基地功能,可能引发新一轮抗议浪潮。但自民党冲绳开发厅长官承诺提高基地补偿金,试图用经济手段缓和矛盾。 当前局势与1993年细川护熙组建非自民联立政府形成有趣对比。当时也是小党派转向导致政权更迭,但最终因政策分歧瓦解。高市团队吸取教训,将政策协议法律化,要求维新会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备忘录。 更近的案例是2021年自公联盟。公明党的温和立场有效制约了自民党右翼倾向,而维新会可能起到相反作用。这种联盟动力学,将决定政权稳定性。 11月将举行临时国会进行首相指名选举,高市需获得过半数支持。目前自民党与维新会议席合计达287席,超过众议院480席的半数,但需要确保议员不跑票。 最危险的是12月预算编制期。联盟双方能否在防卫与社会保障分配上达成一致,将决定合作能否持久。而明年1月通常国会将是修宪提案的第一个时间窗口。 藤田文武的转向,表面是政党合作策略调整,实则是日本政治重心右移的标志性事件。当主张修宪的两大政党结盟,东亚安全格局可能面临重组。 而高市早苗可能创造的历史,不仅是首位女首相,更可能是带领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领导人。这种变革带来的震荡,将远超永田町的权力更迭本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来源:日本维新会退出在野党阵营共选首相的协商 光明网2025-10-18 14:28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