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身结构上来评价A6C9Avant相信这两天大家也都知道A6C9Ava

翠萱说汽车呀 2025-10-18 21:55:02

从车身结构上来评价A6 C9 Avant

相信这两天大家也都知道A6 C9 Avant将不会引进的消息了。但其实我觉得并没有过于可惜的,对于Avant车型,要进的S5 Avant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为什么?这里就来解析下。

在去年的A5的博文 里我就已经写过,A5 B10的整个底盘构件就是源自A6的。

也就是说,A5 B10已经从A5 B9时代的MLB_49细分升级到和A6 C8/C9一样的MLB_58细分模块。这次A6内部资料里也再次重申,底盘部件绝大部分是直接沿用A5 B10的。图8

那这个“沿用程度 ”有多少?

前轴,后轴的绝大部份悬架摆臂,除了A6特有的空悬型号,只要同一种line的车型,零件号都一致,不同的地方仅在弹簧和减振器。已经购入B10车系的朋友一定能感觉到对比B9在行车质感上的明显提升。

这种沿用甚至还“蔓延”到了车身上!

A5 B10和A6 C9的前机盖是完全一致的,对,零件号都一样! 图9

那他车身方面也会是这样吗,很可惜,本质也是一样的。对比A5 B10和A6 C9的车身材料分布图就可以发现,两者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没有不同。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平时很愿意在媒体中心放材料图的奥迪也这次也并没有放出A6 C9的车身材料。图1 图2

接着对比看看C9和C8两代的对比(此处为A7 C8和A6 C9 Avant对比)

相对于C8,C9明显在轻量化上有可见退步,但在车身强度方面的确还是有进步,这也是因应更严苛的安装碰撞法规。具体数字看图,就不详述了。图3 图4 图5

虽然图6 用Spb来对比Avant车型不太准确,但作为定性分析,扭转刚度以及一二阶扭转弯曲模态频率数据上能看出这一代C9在车身上并没有进步。

CMS这块采用AW7000铝型材是比较少见方案。此外后门通过挤压方式防脱设计也是独树一帜。不过这两者,A5 B10都有。

纯个人意见,这样的车身硬件设计放在A5上我觉得是恰到好处,但在A6上我觉得是不够诚意的。纵然A6 C9的确有诸如空悬,后转等都有高级独有配置,但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现在还购买油车奥迪的消费者,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那机械素质去的。

总的来说,A6 C9这一代更像是A5 B10的“拉皮版”。底子几乎一样,只是配以更高级的软装。这也或许部分解释了A6 C9 Avant在取消之后留着引入Allroad来中国原因:做出更多的差异化,才能吸引大家埋单。

0 阅读:14
翠萱说汽车呀

翠萱说汽车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