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贺电、回电的异同】10月19日,我党给中国国民党的致电,关键词与主旨有: 共同政治基础:“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当前形势: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合作途径: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期待目标:推进国家统一,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守护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携手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把电报揉成一团,也能摸出四条硬梗:共识、反独、抱团、统一。白话翻译就是——“别忘了当年口头约定,别玩分裂火,咱俩一起带台湾老百姓过好日子,别让外人看笑话。” 没有之乎者也,句句像胡同口大爷拍桌子:“咱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行不行?” 隔天,国民党回电也到了。字数差不多,关键词却像两条平行铁轨——看似并排,其实各跑各的车。他们提“九二共识”,但非要加上“一中各表”;写“反对台独”,又补一句“台独威胁来自对岸”;说“交流合作”,得先讲“对等尊严”;谈“民族未来”,落脚点却是“台湾优先”。一句话拆开两半:前半句“咱们都是中国人”,后半句“台湾得先顾好自己”。 我边啃煎饼边对比,差点笑喷——这不就是俩邻居商量一起修楼道灯吗?一个说“灯得亮,电费平分”,一个回“行,但得先把我家门口灯泡换成进口的,还得写保证书只照我家楼梯”。灯还没亮,口水已满地。 相同点?都有“合作”俩字,都想当好人,都怕背锅。不同点?我党把“合作”当直达电梯,按钮只有“统一”;国民党把“合作”当手扶梯,得先站上“台湾优先”那格,还得慢慢挪,生怕踩空。一个像火锅——九宫格再辣,最后也得汇成一锅汤;一个像自助餐——盘子可以叠成塔,但各吃各的,谁也别动我芝士虾。 有网友神总结:我党电报像男生求婚——“房子写你名,我妈就是你妈”;国民党回电像女生矜持——“房产证得写我份,彩礼得先过海关,蜜月得去我想去的地方”。一句话,都想进洞房,但谁先进门、谁先脱鞋,还得掰扯。 我爹是山东人,爱喝酒。他说看懂两岸新闻,得用酒桌逻辑:大陆端的是二锅头——“感情深,一口闷”;台湾拿的是金门高粱——“感情浓,得慢慢品”。杯子碰得叮当响,酒却都在桌中央,谁也没先仰头。旁边人起哄“喝一个”,两人同时举杯,又同时放下——怕先醉,也怕先醒。 再说点身边小事。我在北京工作,合租室友是台北姑娘,我们叫“阿扁”。上周她收到家里寄来的太阳饼,顺手递我一块。我咬一半,想起电报,逗她:“按国民党说法,这饼得先标明‘台湾产’,再写‘非大陆制造’,你才能给我吃。”她翻白眼:“按你们说法,是不是我得先念‘九二共识’才能张嘴?”说完两人大笑,饼干渣喷一地。看,老百姓很简单——饼甜就行,灯亮就好,谁爱天天背条文? 所以啊,别被“互电”绕晕。电报是写给世界看的,更是写给历史看的。我党要速度,国民党要空间;一个怕夜长梦多,一个怕步子太大。共同点?都知道再拖下去,夜长梦多的是两岸老百姓——生意人盼订单,游客盼机票,学生盼学分互认,父母盼孩子回家不用转机香港。 结尾说句掏心窝的:电报再漂亮,也不如航班起飞;回电再婉转,也不如货轮靠岸。只要灯能亮,饼能分,酒能喝,谁先进门谁后脱鞋,时间自有答案。毕竟,楼道黑了,谁都得摔;火锅冷了,谁都得拉肚子。你修你的灯泡,我换我的芝士虾,但最后——灯得亮,锅得开,人得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两份贺电、回电的异同】10月19日,我党给中国国民党的致电,关键词与主旨有:
可爱卡梅伦
2025-10-19 21:52: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