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特以一个相当优惠的价格续约了:
4500万不少,但更多是球迷的“金钱观”跟不上“大薪资”时代的蓬勃,放在今年这个价格大概相当于两类球员:
1.刚进入自己第一份大合同的年轻核心,比如东契奇的4599,坎宁安的4699,哈利、华子和特雷杨,也都是这个价位。
2.明确且当打之年的球队二当家,比如穆雷的4639,西卡的4555,爵士没人比马卡的咖大,但他也该在这个定位。
而上述球员,除了需要绑定约基奇的穆雷,基本没人有性价比争议,即——如果你是明确的球队前二人,那这个价格就没什么毛病。
杜兰特是火箭明确的前二人么?无疑是的,而他的价格会在明年兑现,此消彼长间,他对应的会是小萨(4233)或班凯罗(4136)的区间。
所以这个价格绝对够实惠了,尤其考虑到申京未来的合同都处于更低的位置,这给了火箭续约伊森的便利,可以继续在申京和杜兰特身边铺设大量的体育生锋线,来维持上线防守强度、篮板抢断统治力,从而反哺快攻和两人的开发局限性。
至于火箭是不是改造继续打这种“不重开源而重节流和使用率”的篮球,则是后话了,空间在自己手里,怎么用都有说法。
当然,后边的杜兰特会来到40岁,相比前两种典型的“4500万”,还是更特殊一些。
年龄是薪资合同的背面,4500万的坎宁安随时可能再进化一次,4500万的西卡起码1-2年内不会崩塌,4500万同时39岁的杜兰特,会不会突然下滑则不好说,钱不只付给球员今天的水平,也买了他明天起床后的表现。
但老球星要继续参与竞争——而不是回缩到太阳卡特、奇才皮尔斯之类的奇怪形态——就是得接受各种拷打,倚仗老球星夺冠的球队,也就是要承受这种风险。
并且杜兰特的合同,已经算是把这种风险压到最低,斯通算是摸索到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
杜兰特保留了一线球星的咖位,和与之匹配的薪资,比自己的二弟三弟都更稳住了体面与钱包;
火箭确保了风雪和狄龙没有变成一次年费会员,而是一次相对合理的三年窗口,拥有了薪资灵活性,同时保证了年轻球员和杜兰特此消彼长间的对冲。
之前念叨过,顶薪杜兰特,甚至每个顶薪老年超巨的困境,是受困于体能和健康,导致能做的太少,但能做的部分又太珍贵,因此成为了一件使用场景稀少的奢侈品。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寻找一个实用性更好,同时价格更低的物品最替代——比如部分格林球迷梦中风雪的样子。
而在没有理想情况的背景下,损失使用价值,或者降低价格,都是可以接受的情况。
至于能不能夺冠,对于如今的火箭来说,还是先解决了范弗里特替代品的问题,以及阿门、申京,甚至小贾和斜坡德的成长。
如果事情顺利,那杜兰特下滑一点应该也无伤大雅,如果不顺利,那杜兰特保持如今的水平,火箭依旧是一支有明显局限的偏科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