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听说了个事儿,差点没把我笑死。 荷兰,对,就是那个卖郁金香的,公开嚷嚷着说:中国的稀土,你要是不给我,我就直接上手抢!这话术,这口气,一下就给我拉回到几百年前了。 穿了几百年的西装,装得人模狗样的,以为自己就真是绅士了?骨子里的东西,是藏不住的。 当年靠着“海上马车夫”那套抢劫的逻辑发家,现在日子不好过了,又想把老本行捡起来? 把从别人家抢来的金银财宝,铺在自家地板上,洗白成了“文明”和“富裕”。 荷兰敢说出“抢稀土”这种话,并非一时口嗨,而是其殖民历史逻辑的某种延续。17世纪,荷兰凭借商船队和东印度公司,在全球海域建立起殖民霸权,“海上马车夫”的称号背后,是对亚洲、非洲、美洲殖民地的资源掠夺与贸易垄断。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武力控制马六甲海峡,垄断了东南亚的香料贸易,将当地胡椒、丁香等物资低价掠夺后,以数十倍价格销往欧洲,仅香料贸易一项,就为荷兰积累了巨额原始资本。这种“武力获取资源—垄断贸易获利”的模式,成了荷兰近代崛起的核心路径,也深深烙印在其早期发展的历史记忆中。 如今荷兰提及的稀土,并非普通矿产,而是现代工业的“工业维生素”,在芯片、新能源电池、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中国是全球稀土储量、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国家,但长期以来,中国通过技术升级和政策调控,逐步规范稀土开采与出口,目的是保护战略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并推动稀土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荷兰自身稀土储量极少,其国内高科技产业对外部稀土供应依赖度极高,当中国基于合理利益调整出口政策时,荷兰某些势力便试图用强硬言辞施压,本质上是想延续过去不劳而获的资源获取思维,却忽略了当今国际秩序早已不是殖民时代的“丛林法则”。 从历史史实来看,殖民时代的资源掠夺模式早已被国际社会摒弃。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众多殖民地独立,《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尊重各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平等,禁止以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获取他国资源。荷兰自身也曾在20世纪中期经历过殖民地独立浪潮,印尼等原殖民地的独立,正是对殖民掠夺模式的否定。如今荷兰某些言论,不仅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更是对自身历史中殖民掠夺阶段的不当怀念,与当前倡导的多边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原则背道而驰。 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清晰,既不会无度出口破坏自身资源环境,也不会搞“资源霸权”,而是主张通过平等协商、市场化合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事实上,中国已与多个国家建立了稀土产业链合作关系,包括通过技术输出帮助合作国提升稀土加工能力,这与荷兰历史上的垄断掠夺形成了鲜明对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欧洲为什么那么有钱?你以为是工业革命?别逗了。就连保加利亚那种犄角旮旯的国家,人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