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朋友家做客,我看到朋友家 18 岁的女儿穿着短袖短裤坐在同样穿着短袖短裤的爸爸怀里撒娇,搂着脖子屁股一扭一扭的。我当时手里的果盘都差点没端稳,不是说他们家有啥问题,就是觉得这场景有点扎眼 ——18 岁都成年了,个子比她爸还高小半头,这么黏在怀里总不太对劲。 朋友两口子倒没觉得有啥,他老婆还笑着说 “这丫头,都这么大了还长不大,天天跟她爸黏在一起”。朋友自己也乐呵呵的,手还在女儿背上轻轻拍着,跟哄小孩似的,说 “姑娘跟我亲,总比跟外人亲强”。我没好接话,只能尴尬地笑了笑,把果盘放在茶几上,赶紧找了个话题岔开。 坐了没一会儿,那姑娘又跟她爸闹起来,说 “爸,我想吃冰箱里的草莓,你去给我洗”。朋友立马站起来,说 “好嘞,爸这就去”。他老婆在旁边说 “你自己没手啊?让你爸歇会儿”,姑娘撅着嘴说 “我就要爸洗,爸洗的草莓甜”。朋友笑着拍了下老婆的手,说 “孩子想吃,我去洗怎么了”,说着就去了厨房。 我看着这架势,心里更不是滋味。18 岁,都该上大学的年纪了,连洗个水果都要爸爸动手,还这么撒娇耍赖,换在别的家庭里,恐怕很少见。后来姑娘拿着草莓,又坐回朋友怀里,喂他吃了一颗,自己再吃一颗,边吃边跟他说学校里的事,说哪个同学欺负她了,哪个老师讲课不好听,朋友就一直点头,时不时帮她擦下嘴角的草莓汁。 期间我去阳台透气,正好碰到朋友的老婆也过来,她叹了口气说 “其实我也跟她爸说过,让姑娘别总这么黏人,都成年了该有分寸了,可他不听,还说我小题大做”。我问她 “姑娘从小就这样吗?” 她说 “可不是嘛,小时候她爸就把她宠上天,什么事都依着她,放学要抱,睡觉要陪着,长大了也没改过来。我劝过好几次,说女孩子大了,跟爸爸得保持点距离,他总说‘我姑娘我还不能疼了’,我也没辙”。 正说着,屋里传来姑娘的笑声,我俩往屋里看,只见朋友正帮姑娘编头发,姑娘靠在他肩上,笑得特别开心。朋友的老婆又说 “上次姑娘去外地上大学,她爸送她去的,到了学校还非要跟她住宿舍,说怕她不习惯,最后被宿管拦下来才作罢。回来还跟我哭,说姑娘不在身边不放心”。 我听了也挺感慨,朋友对女儿的疼爱是真的,但这份疼爱好像没把握好分寸。18 岁的孩子,早该学会独立,学会跟异性长辈保持适当距离,可在朋友这里,姑娘还像个没长大的小孩,什么都依赖爸爸,而朋友也乐在其中,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后来快到饭点,我借口家里有事要走,朋友挽留我,我也没多待。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想这事。其实父母疼孩子没错,但得有界限感,尤其是异性亲子之间,随着孩子长大,必须要有合适的距离,不然不仅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的性格,还可能让孩子对 “界限” 没概念,以后在人际交往中也容易出问题。 过了几天,我跟另一个朋友聊起这事,她也说 “我邻居家也是这样,儿子都 20 岁了,还跟妈妈一起洗澡,妈妈还觉得没什么,结果儿子在学校跟女同学相处的时候,总不知道保持距离,被人投诉了好几次”。可见亲子之间的界限感有多重要。 我后来也没跟朋友提这事,毕竟是别人家的家事,不好过多干涉。只是希望朋友能早点明白,真正的疼爱不是无底线的纵容和亲密,而是教会孩子独立,教会孩子把握与人相处的分寸,这样孩子以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这娘俩如今在天堂团聚了,他们一个活了91岁,一个活了103岁。很多人不知道的
【9评论】【20点赞】
Ruby
过度的宠溺是对孩子的残忍,既为人父,就得干人事,不然最终会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