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产业链全景图!从算力巨头到芯片封测
图表会看世界
2025-10-20 15:01:57
⸻
🤖 图表解读:中国AI产业链的“全栈版图”
这张由Wind出品的《中国AI产业链图谱》,完整展示了从上游芯片制造到下游AI应用的全流程生态。它揭示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自主可控与算力体系方面的核心企业分布,涵盖云算力、AI服务器、GPU/CPU、芯片封测以及晶圆代工等五大环节,是目前最清晰的国产AI生态关系图之一。
⸻
☁️ 顶层应用:AI大模型生态的C端力量
在消费级AI大模型领域,中国已形成五大代表产品:通义千问、腾讯元宝、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
这些大模型的背后,依托的是四家“算力中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字节跳动、百度。它们提供云计算平台、AI训练框架与海量数据支撑,构成了中国AI的最上层应用生态。
⸻
💻 中游核心:AI服务器与算力供应商
作为AI模型训练与推理的物理支撑,中游环节由一批传统硬件与信息科技巨头组成:
拓维信息、浪潮信息、工业富联、中科曙光、中国长城等公司在AI服务器、数据中心与高性能计算系统上扮演关键角色。
这些企业不仅提供服务器硬件,还负责AI云基础架构的搭建,是AI算力生态的“骨架”。
⸻
🧠 底层驱动:GPU与CPU的国产替代力量
AI的心脏在于芯片。当前中国AI芯片阵营呈多点开花格局:
在GPU领域,有沐曦股份、寒武纪、摩尔线程等;
在CPU领域,则有华为鲲鹏、海光信息、壁仞科技、寒武纪等。
这些公司代表了中国在高性能计算与AI推理芯片领域的国产化进程,正逐步缩短与国际巨头如NVIDIA、AMD的差距。
⸻
🔩 封装测试:芯片落地的关键环节
AI芯片从设计到成品,需要经过严密的封装与测试。此环节由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瀚巍科技等公司承担。
它们负责芯片封装、晶圆切割与成品检测,是芯片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隐形冠军”。
⸻
🏭 制造根基:晶圆代工的国家队力量
在晶圆制造环节,中国的两大支柱企业是中芯国际(SMIC)与华虹公司。
它们提供晶圆代工服务,是国产CPU、GPU等芯片的制造平台。尽管制程仍与台积电等存在差距,但在AI芯片的28nm、14nm领域已实现大规模量产,成为国产AI产业的底层基石。
⸻
🌐 总结:中国AI的“全产业链自主化”正在加速
从上游晶圆到下游AI应用,中国AI产业链正形成“自主可控”的闭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