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向巴基斯坦交付歼35,就证明中国已经计划对台湾动手了,需要巴基斯坦能够对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1 14:29:42

如果中国向巴基斯坦交付歼35,就证明中国已经计划对台湾动手了,需要巴基斯坦能够对印度实现有效牵制,缓解我们的压力。   要知道,中巴这几十年的防务合作,早就不是心血来潮的临时起意,而是刻在骨子里的默契。 上世纪 80 年代红箭 - 8 反坦克导弹刚出来的时候,巴基斯坦就敢顶着美国压力,拿它跟美式陶式导弹正面比试过,结果红箭 - 8 五发五中,陶式才三中,直接把生产线都引进了国内,后来这导弹卖遍 20 国,出口数万枚,成了国际军贸市场的 “明星产品”。 90 年代更狠,巴基斯坦硬是签下了中国还没定型的 85-ⅡAP 主战坦克合同,要求半年内交付 50 辆参加国庆阅兵,哪怕初期出现环境适应问题也毫无怨言,最后还把采购量从 200 辆加到 250 辆。 再到后来的枭龙战机,从联合研制到批量列装,打空战的时候连印度的 S-400 都没能拦住它的配套武器,这种历经实战检验的合作,早就是两国关系的常规操作。 2012 到 2015 年中国对巴武器出口额就有 25.46 亿美元,占了巴基斯坦进口总额的近一半,比美国还多,这要是按 “台海风向标” 的逻辑,那这十几年岂不是天天都在 “计划动手”?显然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再看巴基斯坦为啥非要买歼 35,完全是被印度的军备扩张逼出来的。印度这几年光是买 S-400 防空系统就花了 54.3 亿美元,一口气订了五套,虽然受俄乌战争影响只交了三套,但已经把巴基斯坦的空中活动范围压缩得厉害。 空军方面更不用说,阵风战机早就成建制部署,而巴基斯坦手里的枭龙就算再能打,毕竟是四代机,面对隐身战机早晚要吃亏。 歼 35 的出现刚好补上了这个缺口,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能探 250 公里,隐身性能比 F-35 还强,双发发动机推力超 18 吨,能挂 4 枚霹雳 - 15 导弹,不管是超视距空战还是近距离缠斗,都能压着印度的阵风打。 这种针对性的装备更新,说白了就是南亚版的 “你有我有”,跟台海一点关系没有 —— 总不能印度买了先进武器,巴基斯坦就得饿着肚子挨打,中国帮朋友一把反倒成了 “别有用心”?这逻辑简直不讲理。 更有意思的是,说靠巴基斯坦牵制印度缓解台海压力,纯属对现代战争的想象太简单。台海一旦有情况,拼的是航母战斗群、弹道导弹、隐身战机组成的体系对抗,讲究的是分秒必争的精准打击,几千公里外的南亚冲突根本扯不到一块去。 印度自己也有小算盘,就算跟巴基斯坦闹得再凶,也不会傻到跟着别人的节奏走,前几年边境对峙的时候,印度该买俄罗斯武器还买,该跟美国示好还示好,从来没被谁真正 “牵制” 过。 再说了,中国海军的舰载型歼 35 都能适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作战半径超 1500 公里,西太平洋的制空权都能罩得住,犯得着靠巴基斯坦在南亚分散精力?这种说法跟当年说 “枭龙交付是打台湾信号” 一样,纯属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其实歼 35 出口真正的意义,是中国军工终于打破了西方对五代机市场的垄断。以前隐形战机是美俄的 “专属品”,现在歼 35 不光性能能跟 F-35 掰手腕,还能批量出口,连美国网站都承认,歼 35 的雷达能压制 F-35,超远程导弹还能威胁美军的预警机。 这种技术突破带来的军贸升级,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结果硬是被解读成了 “台海前兆”,就像有人见了邻居买把菜刀,就说人家要跟对门打架一样荒唐。 这些年中巴军售从来没断过,从坦克到潜艇再到战机,每次都有人跳出来过度解读,但事实是,不管是红箭 - 8 还是枭龙,不管是潜艇还是歼 35,本质都是 “朋友有难搭把手” 的常规操作,目的就是维持南亚的力量平衡。 要是总带着有色眼镜,把正常的军事合作都看成 “别有用心”,那以后中国卖艘护卫舰、出口个导弹,是不是都得被扣上各种帽子? 说到底,这种解读既不懂中巴的 “铁杆” 情谊,也不懂国际军贸的基本逻辑,更没看清现代战争的真实形态,纯粹是拿着旧思维套新事物的瞎琢磨。

0 阅读: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