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2014年我们管控稀土出口,美国,欧盟和日本向WTO起诉,最终WTO裁定中国败诉。2015年,中国取消了出口配额制度,改为出口许可证管理。 从那之后,稀土这项“战略资源”的地位便愈发凸显。中国作为全球稀土的最大生产国,既掌握了绝对的资源优势,也开始意识到规则博弈的重要性。稀土并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现代高科技制造业的“维生素”。这点早在许多国家的战略部署中就已经明确,而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稀土就是强国之本,谁掌握了它的控制权,谁便在产业链上占据了无可撼动的主动权。 进入2025年,中国稀土政策开始提档升级,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出口管制,而是迈向了全产业链的系统性管理。从稀土采矿到冶炼加工,从高端技术开发到终端产品出口,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规范。国内对于稀土产业的整合力度也大幅提升,逐步推进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确保了资源不会外流,同时激励自主创新。这种“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方位控制策略,对于美欧日这样的经济体而言无异于划定了一条清晰的红线,既不可能越过,也不敢贸然挑战。 这让很多人好奇,美欧日这些年对中国政策一向是动则起诉到WTO,可为何这次却格外沉默?原因很简单,中国给出的理由实在是无可辩驳——国家安全。这是全球经贸博弈中最难破解的一张牌。特别是自2018年贸易战开始,美国利用“国家安全”大肆封锁中国企业,从半导体到通信设备,无所不用其极。如今,中国祭出同样的理由,反将一军。打压惯了的美国,或许一时没有缓过神来,中国竟然真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招回旋镖打得尤其精准。稀土可以说是美国军工产业的“命门”。一架F-35战斗机所需的稀土重量高达900磅,而这些材料遍布其雷达系统、电磁设备以及发动机核心部件。因此,当中国推行更为严苛的稀土出口政策时,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巨头企业便首当其冲,生产线停摆的风险顿时迫在眉睫。而对于美欧等国来说,任何企图绕开中国的稀土来源,短期内都显得非常困难。澳大利亚等资源国虽然也有稀土储量,但在开采技术、加工能力以及产能上,远远无法匹敌中国的深耕细作。而头疼的不仅仅是军工领域,诸如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等高科技产业同样高度依赖稀土,一旦供应链短缺,全球市场势必受到巨大冲击。 中国选择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搞事情”,而是为了提醒世界,规则是双向的,市场上的竞争应该公平。不可能只允许你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封锁我们,却又要求我们秉着所谓的“自由贸易”原则不计代价开放自己最重要的资源。对等,多年来只是挂在嘴边的词语,而中国的这波操作则赋予了它实质的行动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稀土博弈中,中国还提出了一个更远大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加速扶持本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力图将“稀土大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强国”的产业优势。单纯出口稀土原材料终究只能赚取有限的收益,而依托自身资源发展终端技术产业链,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在这样的战略布局下,中国不仅能保持稀土供应的全球地位,还能改变一直以来的贸易结构,使得“中国制造”从低端走向高端。 这场围绕稀土展开的国际博弈,表面上看不过是一场资源之争,实则是一场综合国力的较量。资源只是基础,背后真正见真章的是技术、产业以及国家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中国这几年在国际舞台上踢的每一脚,都显得更加有章法和底气。而美欧日虽表面上不甘示弱,却也不得不在心底承认,中国的手段已经进入了新的层级。 面对未来,稀土只是,产业链才是关键。在这个新规则正在制订的年代,谁能在科技、资源、市场上掌握真正的话语权,谁才是游戏中的赢家。信息来源:原文
美国国防部传来一则重磅消息中国实施稀土管美国国防部传来一则重磅消息!中国实施稀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