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锐聪妈妈打算陪读叶锐聪。因为她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她是2014年发现的癌,202

春秋说史 2025-10-21 17:49:05

叶锐聪妈妈打算陪读叶锐聪。因为她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她是2014年发现的癌,2022年全身转移。 18年寻子日记的最后一页,写满了 “终于找到锐聪”,纸页边缘却沾着癌细胞转移的诊断报告,湖南叶母的故事,把 “团圆” 写成了带着泪的温暖。 这场跨越近20年的寻找,终点是母子相拥,也藏着癌症晚期的遗憾,却让每个家庭成员的担当,都成了最动人的光。 叶母的寻亲路,是写在日记里的执念。2014 年拿到癌症诊断书时,她没停下发寻人启事的手,2022 年癌细胞扩散,医生说 “晚期要多休息”,她却把病历塞进口袋,继续跑广州、郑州的寻亲点。 日记里记着志愿者的电话、被雨淋花的寻人启事地址,甚至有 “今天又落空,明天再去下一个社区” 的潦草字迹。 直到 2024 年 3 月,志愿者的来电让她攥着日记哭了, 十八年,终于等到叶锐聪的消息。 这份团圆里,姐姐叶梓倩愧疚了大半辈子,幼年时弟弟被拐,她总觉得 “是我没看好他”,高考那年明明能冲重点大学,却故意少填志愿,留在老家帮父母寻亲、照料家事。 如今母亲病重、弟弟归来,她白天守在医院记医嘱,晚上帮弟弟整理课本,把 “赎罪” 变成了日复一日的陪伴:“以前没护好他,现在要护好这个家。” 18 岁的叶锐聪,用沉默扛起了责任。找到家人时,他没抱怨多年的分离,只悄悄向学校申请校外住宿 ,书包里装着课本,也装着母亲的陪护记录表。 每天下课先赶去出租屋做饭,帮母亲擦身、读日记,周末陪她晒晒太阳,听她讲 “小时候你总爱追着蝴蝶跑”。有人问他会不会觉得辛苦,他只说:“妈等了我十八年,我陪她多久都应该。” 叶母的愿望简单到让人心酸:“想陪锐聪在四川读完书,看他考大学,每天跟他说晚安。” 医生说积极治疗能争取两三年稳定期,她便乖乖吃药、配合检查,把每一次化疗后的虚弱,都变成 “又能多陪儿子一天” 的庆幸。 志愿者帮联系了当地医院的绿色通道,心理医生也常来疏导,这些善意让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多了些喘息的空间。 这场迟来的团圆,没有轰轰烈烈,只有 “好好陪伴” 的朴素期待。叶母的日记从 “寻找” 翻到 “陪伴”,姐姐的愧疚变成 “守护”,少年的懵懂长成 “担当”。 它让我们懂,哪怕时间有限,哪怕带着病痛,久别重逢的温暖,依然能照亮往后的日子。愿叶母能多些与儿子相拥的时光,也愿所有等待,都能等到这样 “虽晚不迟” 的答案。 信息来源 :光明网

0 阅读:18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