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4岁的南京大学教授通过倪萍主持的节目找到失联23年的学霸儿子,儿子

文史充点站 2025-10-21 19:30:32

2017年,84岁的南京大学教授通过倪萍主持的节目找到失联23年的学霸儿子,儿子拒绝:我死也不原谅你们! 2017年,央视《等着我》节目迎来了一对特殊的寻亲人,84岁的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黄林森和妻子刘雅琴,坐在演播室里显得格外苍老,他们要寻找的人,是失联23年的独生子黄小海。 节目组通过多方渠道,终于在北京找到了这个年近五十的儿子,然而当工作人员联系他时,黄小海的回答让所有人意外:“我不想见他们,这让我感到恶心。”即使在工作人员反复劝说下,他也只是勉强同意接受电话连线。 这个拒绝与父母相见的男人,曾经是人人羡慕的学霸,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北京某科研单位工作,按常理说这样的人生开局堪称完美,但黄小海却在工作不久后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他给家里寄了两封信,第一封写给父亲,内容只有一句话的核心意思:因为你长期控制我的人生,我决定与你断绝关系,第二封写给母亲,告知她由于与父亲脱离关系,也自动与她脱离了关系。 更决绝的是,黄小海随即辞去了那份人人艳羡的工作,从此在北京的茫茫人海中消失,这一消失,就是整整23年。 黄林森夫妇都是南大的知名教授,42岁才得了这个宝贝儿子,自然百般疼爱。但这种疼爱却以一种让人窒息的方式表达出来。 黄小海7岁时,不小心踩坏了邻居家的瓦片,邻居找上门理论后,黄林森二话不说,直接让儿子跪在院子里认错。当时还是小孩子的黄小海觉得很丢脸,但在父亲的威严下只能照做。 这样的管教方式伴随了黄小海整个成长过程,中学时期,他在家写作业,父亲看到字迹不工整就会严厉批评。 有一次,黄小海正埋头赶作业,父亲质问他字写得是否规范,他头也不抬地应了声“是”,父亲认为他态度敷衍,当即给了他一记耳光。 更让黄小海寒心的是母亲的反应,当他向母亲抱怨时,刘雅琴竟然反问他:“挨一巴掌能花你多少时间?”这种回应让黄小海感到,在这个家里没有人真正站在他这边。 高考时,黄小海的成绩足以考上清华北大,他本想通过报考外地大学来获得一些自由,但在父母的坚持下,最终还是进了父亲任职的南京大学物理系,黄林森的理由很简单: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更方便指导儿子成长。 然而大学四年,黄小海发现自己仍然没有获得期待中的自由,作为南大教授,黄林森很容易就能掌握儿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从学习成绩到人际交往,甚至连谈恋爱的对象,父亲都要过问干涉。 有一次,一个女同学向黄小海借了70元钱,半个月后还没归还,黄林森知道此事后,直接找到了女生的辅导员,要求对方催促还钱,这件事几乎让那个女生无地自容,从此见到黄小海都绕道而行。 还有一次更让黄小海感到屈辱,实习单位给他配了一辆自行车代步,他很高兴地骑车去上课,下课后却发现车不见了,只好沮丧地步行回家,到家后竟然发现那辆车停在楼下,父亲淡然地说:“我有事用车,就骑走了,有什么问题吗?”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黄小海逐渐意识到,在父亲眼中,他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父亲人生的延续和附属品,父亲替他选择专业、干涉他的交友、甚至想为他指定恋爱对象。 大学毕业时,按照当时的分配制度,黄小海有机会留在南京工作,但他拼命争取,最终获得了去北京工作的机会,父母原本计划送他去北京,没想到黄小海连夜就走了,连告别都没有。 到北京后不久,那两封决裂信就寄到了家里,从此,黄小海彻底消失在父母的世界里。 23年来,黄林森夫妇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关系寻找儿子,他们托人在北京各个单位打听,甚至登报寻人,但始终没有任何消息,直到年过八旬,身体每况愈下,两位老人才决定求助电视节目。 节目组找到黄小海后发现,他这些年一直生活在北京,过着普通人的日子,没有结婚,没有买房,也没有什么朋友,他换过几次工作,但都是一些普通职位,与他的高学历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节目组的劝说,黄小海表示,这23年是他人生中最自由的时光,虽然生活平淡,但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日子,不用再承受父亲的控制和指责。 在电话连线中,84岁的黄林森向儿子道了歉,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可能过于严厉,但黄小海的态度依然冷淡,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伤害已经无法修复。 节目播出后,这个家庭的故事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同情年迈的父母,认为儿子过于绝情;也有人理解黄小海的选择,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 真正的爱,应该是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而不是替他们做所有的选择。   信源:等着我节目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