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专家戴旭,抛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中美真有一天刀兵相见,中国完全可以主动“壮士断腕”,腾挪东部经济,把重心往西部一转,以此换取美国在亚太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布局崩盘。东边让一让,西边顶上来,光说不练的纸上谈兵,永远比不过敢真刀真枪下场的狠角色。 先看美国在亚太的那些军事部署,看着挺唬人,什么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密密麻麻摆了上百个基地,日本的横须贺港停着航母,嘉手纳基地的战机天天起飞,菲律宾还新给了美军四个落脚点,最近连“堤丰”导弹系统都搬去日本、菲律宾了。 可这些东西看着结实,实则脆得像玻璃。这些基地全是固定在地上的靶子,咱们的东风-10A能打2500公里,东风-26能覆盖关岛,东风-17飞冲绳也就十分钟的事。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拦截系统根本不靠谱,花三十亿升级的“萨德”“爱国者”联动起来,拦咱们导弹的成功率还不到两成。 美军这些基地还有个大毛病,得靠盟友“养着”,日本光2022到2026年就得掏74亿美元维护美军设施,韩国、菲律宾年年都要交“保护费”。 这哪是盟友,分明是被绑着的冤大头。一旦真开打,咱们的导弹先把这些基地的跑道炸了、油库烧了、指挥中心端了,美国的战机飞不起来、航母没地方补给,整个布局立马散架。 到时候日韩菲肯定得算账:花着自己的钱,挨别人的炸,这“保护”到底值不值?特朗普当年就逼着盟友加钱,现在这些国家早就一肚子火,基地一毁,美国的联盟体系立马就得崩裂。 再说说咱们的“壮士断腕”,这可不是真把东部扔了,是把经济重心往西部转,这步棋咱们早几十年就开始下了。老一辈人都记得“三线建设”,当年就是把东部工业往西部迁,硬生生在中西部建了全套工业体系。 现在西部早就不是当年的穷地方了,2023年西部GDP都26.9万亿元了,占全国五分之一还多。 成渝经济圈2024年预计GDP能到8.6万亿,重庆的汽车产量占全国七分之一,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1.6万亿,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家底。 有人担心搬产业费劲?根本不用愁,这些年西部的基础设施早建好了,高铁四通八达,成渝之间每九分钟就有一班车,物流效率不比东部差。 中欧班列从西安、重庆发车,2024年西安一年就开了3万列,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上半年就跑了2055列,就算沿海港口受影响,咱们的货照样能卖去欧洲。 国家早就有规划,引导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往西移,就是为了让西部能接得住、顶得上,这哪是临时抱佛脚,是早留好的后手。 更关键的是,咱们和美国的承受能力根本不一样,美国丢了亚太,就等于丢了半条命。亚太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方,2024年美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就4768亿美元,在亚太的投资高达1.4万亿美元。 一旦军事布局崩了,盟友跑了,苹果、特斯拉的供应链断了,波音飞机、英特尔芯片没人买了,美国的经济就得垮一大块,全球老大的位子肯定坐不稳。 更别说美国制造业占GDP才11%,连子弹壳都得从中国进口,真打起来连武器都造不够。 咱们呢?东部经济受点损失是疼,但不是致命伤,西部能立马顶上,工厂照开、生意照做,民生根本不受大影响。 这就是戴旭大校说的“东边让一让,西边顶上来”,不是怂,是底气足,咱们是发展中国家,家底厚、韧性强,就算慢下来几年,照样能爬起来。 美国不一样,它靠霸权吃饭,丢了亚太这个桥头堡,全球影响力立马崩塌,想再建起来比登天还难。 那些说这是纸上谈兵的人,根本没看懂其中的门道。美国在亚太的布局是“虚胖”,看着肌肉多,实则全是靠别人供血的假力气;咱们的西部战略是“实壮”,几十年的积累早把根基扎稳了。 真到了刀兵相见的那天,咱们敢挪重心,是因为知道西部顶得住;美国怕崩盘,是因为清楚自己的布局脆得经不住打。 戴旭大校的话其实是给咱们提个醒:大国较量拼的不是谁先动手,是看谁能扛到最后。美国总想靠军事威慑逼咱们让步,但它忘了,中国从来不是吓大的。 从当年的三线建设到现在的西部大开发,从东风导弹到中欧班列,咱们早把应对风险的底牌备好。 这“壮士断腕”的狠劲,恰恰是不想打的底气——你知道我有退路,才不敢轻易动手。这不是好战,是最实在的自保,也是对霸权最硬的回击。
中国军事专家戴旭,抛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中美真有一天刀兵相见,中国完全可以主动“壮
万事浮华
2025-10-22 10:50: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