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耶伦放话,要是中国不再卖给美国稀土,美国就要把在美的30万中国留学生都赶回国。 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不是一天两天堆出来的,早年间美国自己也有稀土矿,产业链从开采到加工都很完整,全球需求大半都靠它供应。 后来情况变了,稀土提炼污染大,周边居民抗议不断,加上美国一门心思往金融和高科技上转,觉得这种“挖泥巴”的产业能买就没必要自己扛。 慢慢的,本土产能丢了,连核心技术都拱手让人,有家美国顶尖的稀土磁体公司,当年被中资收购后,没过几年就把生产线和技术团队全搬到了中国。 现在美国就算能挖出稀土矿石,也得运到中国来加工,重稀土的分离技术,目前只有中国能搞定。 美国喊了好几年要建自己的供应链,投了不少钱,可至今没成气候,本土唯一的稀土公司只能处理轻稀土,重稀土根本碰不了,而那些高性能的军事装备和电子产品,恰恰离不开重稀土。 找盟友帮忙也不顺利,澳大利亚的矿没有分离能力,马来西亚的工厂总被环保问题卡着,短期内根本顶不上来。 中国后来搞稀土出口管制,是基于自己的法律,针对的是可能用于军事等危害安全的用途,不是随便卡脖子,合规的民用需求还是能满足的。 耶伦之前批评过中国的管制政策,说影响了他们的军工和科技产业。 再看留学生这边,美国的心态一直特别矛盾,在美中国留学生的规模不小,给美国带去的经济好处很实在。 很多美国高校,尤其是公立大学,特别依赖国际生的学费,其中中国学生占了大头,有些理工科的实验室,没了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项目都得停摆。 可美国又怕技术交流缩小差距,这些年针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不少,STEM专业签证审查越来越严,有人入境时被无端遣返,甚至有州出台法律,想禁止中国顶尖高校的学生去读博士。 一边想赚这笔钱,一边又想卡脖子,政策搞得忽左忽右,耶伦之前接受采访时提过留学生数量的不对等,说美国在中国的学生很少,话里带点施压的意思。 美国现在在稀土上没主动权,想建供应链短期内没希望,科技领域又怕被追上,就有人想出这种极端的说法来造势。 可真要这么干,美国自己先受不了,高校少了留学生的学费,运营都成问题,有些学校可能真得倒闭,科技企业和实验室缺了人才,创新力肯定受影响。 中国这边呢,稀土管制是合法合规的,不是没了美国这个买家就不行,还在和其他国家合作建分离厂。 留学生方面,回国发展的人越来越多,国内的科研环境也在变好,对美国的依赖在降低。 把民生和教育当成博弈的筹码,本身就不地道,也根本行不通。这背后其实是两国在产业链控制权和人才吸引力上的竞争,美国想用威胁的方式逼中国让步,可自己的软肋太多,根本硬气不起来。 稀土的主导地位,是中国几十年技术和产业积累换来的,不是凭空得来的。 美国当年自己放弃了产业链,现在想靠施压抢回来,哪有那么容易。 留学生带来的交流和活力,本该是两国关系里的暖流,硬要当成武器,最后只会灼伤自己。
卢比奥:美国彻底衰落的代表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最新言论:本周五中美将开始新一轮贸易谈判,中国手上的筹码
【30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