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国联合声明! 2025年10月22日,欧洲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支持通过谈

小七聊大势 2025-10-22 13:42:44

]欧洲多国联合声明! 2025年10月22日,欧洲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支持通过谈判推动俄乌停火,英国首相府消息显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梅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等13国领导人,还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起发表了联合声明。

风向真的变了,而且变得让人有点措手不及。2025年10月22日,欧洲多国领导人突然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支持通过谈判来推动俄乌停火。这消息一出,整个世界都愣了一下。

声明里签字的,可都是重量级人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梅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足足13个国家。

更让人玩味的是,他们竟然公开同意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提的那个想法——“立刻停火,以现在双方接触的战线为谈判起点”。

这简直是180度的大转弯。想当初,欧洲各国可是喊着“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要俄罗斯“无条件撤军”。现在怎么就同意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来谈了?

这背后,不是良心发现,而是现实的巴掌打得实在太疼了。欧洲的“援乌疲劳症”,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两年多的战争,掏空了欧洲的武库,也掏空了老百姓的钱包。

能源账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工厂因为成本太高而关门,通货膨胀让普通家庭的每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各国政府内部,反对继续援助的声音越来越大,民众走上街头,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政客们也是人,他们也得考虑选票。再这么撑下去,自己的位子都可能不保。

而特朗普的“回归”,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他当时还没正式上任,但他的影响力已经像乌云一样笼罩着大西洋两岸。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可不是一句空话,他早就放话了,欧洲得自己掏钱保护自己,美国不会再当这个“冤大头”。

对于俄乌战争,他的态度更是简单粗暴:别打了,赶紧停。欧洲人心里清楚得很,一旦特朗普真的入主白宫,切断对乌克兰的援助,那欧洲根本撑不起这个天。

与其到时候被美国强行“断奶”,搞得自己狼狈不堪,不如现在就主动顺着台阶下来,至少还能保留一点体面。所以,这份联合声明,与其说是支持特朗普,不如说是向特朗普的意志低头,是一种被逼无奈的务实选择。

但这份声明最精彩、也最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精神分裂”。它前脚刚说同意以当前战线为谈判起点,这几乎等于默认了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四个州的占领;后脚马上又强调“国际边界不能用武力改”,还要继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这不就是典型的“打肿脸充胖子”吗?

既想要一个能让自己喘口气的停火,又不想背上“出卖乌克兰”的骂名。他们试图在现实和原则之间走钢丝,想告诉世界:我们虽然暂时妥协了,但我们没有放弃原则。

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恰恰暴露了欧洲内心的纠结和虚弱。他们既想结束战争,又不敢承担结束战争所带来的政治和道义后果。

那么,泽连斯基为什么会在这份声明上签字呢?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杯最苦的黄连。以当前战线为基础,意味着他必须承认国家领土的永久性丧失,这是对他上任以来所有坚持的背叛。

但他有别的选择吗?前线的士兵在流血,国家的经济在崩溃,而背后的“金主”们已经露出了疲态。

如果连欧洲都决定放手了,乌克兰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继续打下去,可能连基辅都保不住。签字,是一种屈辱的求生,是为了保住乌克兰这个国家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哪怕是以一种残缺的方式。他赌的是,先保住火种,再图未来。

而这一切,对于克里姆林宫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俄罗斯用巨大的代价,基本实现了其战略目标:阻止了乌克兰加入北约,并在事实上获得了大片领土。

现在,它终于可以坐在谈判桌前,以胜利者的姿态,来讨论它所定义的“和平”。至于那些制裁,俄罗斯已经适应了两年多,虽然难受,但远没有到致命的程度。领土的收获,足以抵消经济上的损失。 所以,这份看似要带来和平的联合声明,实际上更像是一份“投降书”的草稿,它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只是按下了战争的暂停键。它把一个巨大的、无解的难题,留给了未来。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小七聊大势

小七聊大势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